今年全国Ⅰ卷作文材料要求在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选择一人,写出自身的感触。齐桓公敢于任用曾要杀自己的管仲,足可见其志向远大、胸怀宽广、任人唯贤,所以终成霸业,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推进伟大事业,关键就是要聚集、任用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忠诚于党、干净干事、能担重任的人才队伍。新时代人才工作总目标就是要聚天下英才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有人干事、以人成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要建设一支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人才队伍,必须要从识人、选人、用人上下功夫。
练就识人的“火眼金睛”。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人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在很多地方、很多单位,并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相马之术”拙劣、缺乏,没有识人的慧眼,识不得人才。一些组织干部、领导干部常常有“天下无马”之叹,感觉无人可使、无才可用。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组织干部、领导干部要选人、用人,得先看人、识人,慧眼如炬,才能找到有才之人、可用之才。
树立鲜明的选人导向。“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文艺次之”“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才艺为末”,选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以德帅才,才可堪用。“用人但问堪否,岂为新故异情”“取其材也,惟其良,不问其所产”,选人还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那些“托人情”“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必须要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风气必须要刹住。把“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选人导向树立起来,才能选出能干事、可成事、不出事的真才、实才。
用人当用其才、尽其才。“用其才”就是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尽其才”就是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很多单位用人之时,认为人人能力都差不多、哪个人都是一样用,不考虑个人能力、专业背景、性格特长,甚至各种混岗、调岗,因人岗不适导致办事效率低、水平差问题经常遇到,因人事不宜导致人不尽其才、才不尽其用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因此,干事成事既要慧眼识人、以德选人,更要有科学合理的用人之法。有其人、得其人而不能用其人,同样干不好事、成不了事。
识人、选人、用人,归根结底就是要为党和人民事业聚人。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要有伯乐相马的识人慧眼,要能坚持以德为先、用人唯贤的选人原则,要会用人、善用人,使人人可尽展其才,才皆有用武之地。惟其如此,才可使天下英才聚在党的旗帜底下、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党和人民事业尽心出力。
来源:多彩贵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