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雷大洋|心中那盏不灭的灯火(散文)(外一篇)

0
回复
3325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7-15 11:00:2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中那盏不灭的灯火


在我的记忆深处,总有那么一点光亮,弱弱的却充满了温情。当繁花落尽浮华平息,目光越过年少时的那些轻狂和惊喜,定格在那段苦涩而欢乐的菁菁岁月,母亲省吃俭用给我买的那盏油灯再次让我潸然如雨。


我的童年是在老屋那盏煤油灯的陪伴下度过的。傍晚时分,黄晕的灯光把静谧的山村烘托得如诗如画,窗户里透出的微弱光亮把夜晚氤氲得温暖异常。记忆中总有这样一幅画面:一间低矮的小屋,一盏简陋的油灯,一束跳动的火苗,微弱的光晕弥散开来,四周便显得影影绰绰的,屋子里荡漾着淡淡的煤油香味。油灯下的母亲很清瘦,满含慈爱的纳着鞋底,一枚细小的钢针拖着长长的线绳,穿过鞋底时发出好听的嗤啦声。偶尔还会看见她把针尖轻轻地插进鬓边的浓发里蹭一蹭,那时的母亲很安静,她两边的鬓发还都是黑黑的,光洁的额头没有一丝皱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数农村都还没有通电,煤油灯便是家家户户每晚必备的照明工具。每当夜幕降临,油灯如豆般的火苗给这宁静的山村带来丝丝光明,暗淡的光影投射在瓦房下面的板壁上,那灯光丈量着我们渐渐长高的身影,也明丽了那段孩童时光。


闻着油香,熏着油墨,我在油灯的陪伴下度过那段别样的童年,也是在那时感受到了隐藏在平凡人家的坚韧。记得那时母亲特别节约,只要屋里还能依稀看见人影就舍不得点亮油灯,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母亲才从灯芯中挑出一朵黄豆般大小的微光来。我们家用的油灯大部分是父亲做的,他用一个废弃的墨水瓶,一个捶扁的酒瓶盖,在瓶盖上钻一个小眼儿,小眼里插一个薄铁皮卷成的细铁筒,用母亲搓的棉线从铁筒里穿过,上面留出一小截做灯芯,下面留一长截触瓶底吸油,就成了一盏煤油灯。这种油灯十分简易省油,但冒出的黑烟四处弥漫,特别是冬天房门紧闭,常常把我们的鼻孔灌成墨黑。我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煤油灯下缓缓开启,那微弱的灯光,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求也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多少个春夏秋冬欢乐苦痛,都在这煤油灯下展示着不同的色彩和韵味,就像它的光芒虽柔弱却执著、虽卑微却自强。


母亲担心这暗淡的光线会损坏我们眼睛,有一盏带玻璃罩的油灯就成了她最大的心愿。她省吃俭用变卖了家里积蓄下来的鸡蛋,咬牙花了五块多钱终于给我们买了盏可以调光的油灯。那天傍晚回家,我一眼就看到饭桌上摆着一盏崭新的煤油灯。“哧”的一声,我急切地取下灯罩划着火柴迅速点燃,火苗“扑”地腾窜几下,随即就像灵动舞女的腰肢在玻璃罩里扭动起来,光芒四射。从此这带玻璃罩的油灯就成了我记忆里最熟悉、最温暖的东西。


每当夜阑人静,淡淡的月光从窗子里透进来与灯光交融,我便趴在饭桌上写流水账式的作文,昏黄的灯光摇曳着,照我在静谧的夜里踽踽前行。在这盏油灯下,我每天晚上温习功课坚持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在这盏油灯下,我读完了《岳飞传》《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也是在这盏煤油灯下,我认识了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众多名家,点燃了我对文学最初的梦想。


这盏油灯一直陪伴着我考上地区师范学校,那时的地区就是我眼里最繁华的城市,师范的教室灯火辉煌早已告别了油灯时代,电灯让我感受到现代的气息,以为生活就此改变了模样。可短短三年如白驹过隙转瞬而逝,毕业后我却被分配到一个比家乡更为偏远的地方,那是一个黑暗而孤寂的世界。母亲让我把当年伴我学习的那盏油灯带去,没想到它却成了当地最高档次的煤油灯。每当课间或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总是聚集在我的寝室围着它观赏,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各自在油灯上的新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用玻璃制作的很普通的煤油灯,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有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上有一个也像葫芦的玻璃灯罩,侧边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以控制亮度的旋钮。后来调离那里的时候,家里已经用上电灯了,可母亲却特别叮嘱我一定要把它带回来。


顺着灯光回望,尽管深夜的城市依旧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但我还是喜欢让油灯映照我的孤独,享受油灯清晰我无边的思绪,感受灯光给予我如母亲般的温暖与轻抚。我习惯了在煤油灯的小屋里看着光线投下的身影,看墙上影印着母亲日渐沧桑的岁月迹痕,也时常在回望中不知不觉的偎依在母亲的身旁,如婴儿在襁褓里梦呓着一个个漫长而香甜的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油灯亮着母亲就不会闲着,再难的日子也没能难倒母亲。母亲经常在油灯下忙碌到深夜,极尽所能不让我们受冻挨饿。常常我半夜醒来,看到灯影下母亲还在独自默默的砍着第二天的猪草,那一上一下沉闷的噗噗声,在山村寂寥的夜里响得很远。或者在灯下捶打麦草,生产队把收割后的麦草分给每家每户当柴火,穗上或多或少会剩下几颗没打干净的麦粒,母亲就在油灯下将这些麦草拿来反复捶打,她把这单调的动作一直重复到深夜,总是会有收获的。在母亲的操持下,我们兄妹几个总是吃的饱饱的,身上也总是穿得厚厚实实,衣服虽然老旧,可母亲灯下的一针一线也总是温暧在心里。有时我们做完了作业,围着火塘一边看母亲缝补衣服,一边听父亲慢悠悠的讲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匡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等,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也听得如痴如醉。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喂饱了我的童年,也给了我无尽的欢乐和遐想。不大的堂屋里油灯在不停的跳动,父母清瘦的影子始终伴随左右,构成了一幅难忘的壁画翻印在老墙上。这情景深深的铭刻在我儿时的脑海里,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把她们侍奉得熨熨帖帖。


然而树欲静却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父亲病危的噩耗如同一条长鞭于深夜将我从外地赶了回来。在老家老屋我用火热的胸膛还是没能暖热父亲渐渐冰凉的身体,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我怀里缓缓闭上逐渐暗淡的双眼,我禁不住悲从中来放声恸哭。我把父亲安葬在那垄他耕种了一生的田地里,这是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让他能时时守望他一辈子都不曾离开过的家园。在他的灵前,我点上他当年自己做的油灯,愿昼夜不熄的灯火能照亮他前行的路,让他的天国不再阴晦,不再有那么多的艰难。


如今,满街琳琅满目的时尚灯具绚烂着我们的生活,母亲当年咬牙买的油灯早已被岁月尘封了容颜。八十多岁的老人时常坐在客厅耀眼的顶灯下暗自叹息,这么好的灯亮着却什么事也做不成了真是可惜啊。时代的进步让煤油灯的辉煌成为回忆,像其它消逝的文明一样成了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章节。今天,母亲的生命又延伸了一个新的长度,虽然老人身体依然硬朗,但年岁还是阻止了她手脚的迅捷,将她的身型变得越加瘦小起来。娘在家就在,人到中年的我还是像儿时一样喜欢看到油灯下灶台边有个忙碌的妈。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我惊异于我的笔居然没有写下半个有关她们的文字。我想,这一定是我不敢用这幼稚的笔,去粗暴的拨弄她们那些不可轻易翻晒的苦难。


年前家乡规划拆迁,在老屋的墙角又看到这盏伴我多年的油灯。我怔怔的伫立良久,它勾起我对许多如歌往事的怀想,成为我人生百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将随时间之流流向远方。但老屋墙壁上母亲如皮影般穿针引线的剪影,灯下聆听父亲故事的情形依然如灯火时常忽闪在我的脑海。我时时怀想那些苦涩而温馨的往昔,怀想油灯下逝去的童年和时时萦绕在心头的愁绪,那不灭的灯火必将在我的灵魂深处永远闪亮。


那粲然的一笑


如果这也算一段故事,这故事未免因太落俗套而平淡,但我还是要把它说来。


那年我十八岁。


躲在家乡度过了冰凉的寒假后,忐忑不安的回校参加专业课补考。从学校那片浪漫的芳草地转出时,迎面撞见一个苗条的身影和一双清澈的眼睛。不经意的四目相碰让一丝红晕布上她光洁的脸庞。为了探究她脸上的红晕何时消退,我被草地低矮的铁栏拌住,如电影中冲锋的战士中弹一般踉跄前扑,手中的书包高高飞起再沉闷地落到灰扑扑的水泥地上。身后传来“呀”的一声惊叫和一串忍俊不禁的笑声,声音圆润清脆,非常动听,让人想起荷叶上滚动的水珠。回过头去,便看见一张粲若桃花的笑脸如初春的阳光和煦而灿烂,越发衬出她皮肤的光洁和细腻,风中的红裙子如飞瀑般流畅而富动感。她似乎想过来搀我,稍一踌躇,又转身跑开了,留下一地的笑声。我被那张生动的笑脸吸引了,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小路那端的树丛后,才从地上坐起来收检书籍纸笔,更把她的笑容,悄悄的收进了心底。


过了很久,我终于可以和她坐在一起聊天吃酸辣烫了,却再也没有见过她看我摔跤时那么生动灿烂的笑脸。她比我早出生三个月,坚持把我叫做“弟弟”,我知道,这一切都缘于她寝室书桌上的那张照片,照片上有个儒雅俊秀的书生。这让我十分悲哀无奈。


临近毕业时,英俊儒雅的书生为东渡扶桑而投向省城一个老板的千金。淡淡的忧伤笼罩着她秀丽的面庞,我在义愤填膺中暗藏了一份惊喜,用很多方式暗示我的心迹,只可惜所有我鼓足勇气的努力,都被她一次次温柔而坚决地击溃了,我明白我只能在她的芳心外徘徊。分别的时候,她在人群中啜泣,全不在乎身边人善意或不善意的猜测。当列车启动相握的手分开时,看着她随车而行泪流满面的身影,一首小诗就顽强的在脑海萦回:“将你的影子\腌上盐风干\老的时候下酒……”


当我坐在窗前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已经天各一方十多年了。过去的故事早已被记忆筛成了碎片,甚至连她面颊上的泪水都已淡漠,但那粲若桃花的笑靥却一直在我心底清晰的印着。我盼着有一天,能在她的注视下,再次把书包高高的丢起,然后像冲锋的战士中弹般摔一跤。不为别的,只为早春阳光里那粲然的一笑。




作者简介:


雷大洋.jpg


    雷大洋:瑶族,系铜仁市作家协会理事,石阡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诗歌、散文作品在各报刊发表并获奖。作家的所有文字都是自己的精神自传,创作其实是一个心灵寻找另一个心灵的过程。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