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傩面具背后,都凝聚着千年的文化密码!7月18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承办,“神秘的面孔·贵州戏剧面具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幕。出展面具分属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做工精细、造型怪异、刻绘繁复精妙,反映出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展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即日起,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特别推出神秘的面孔·贵州戏剧面具展”云展系列。将依次回顾展内的傩戏、阳戏、地戏、撮泰吉四类精品面具作品,一起追溯戏剧的悠久历史,解读类型丰富的戏剧面具,展示生动多彩的贵州戏剧文化。
本期,让我们共同欣赏贵州的阳戏面具。
阳戏实为傩坛外戏。傩戏有“内戏”、“插戏”、“外戏”之分。“内戏”即傩坛祭祀的各项仪式内容;“插戏”是串插在祭祀仪式中的小戏或戏剧片段;“外戏”则是脱离傩坛祭祀内容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传统大戏。
傩坛外戏,虽仍冠以“傩”,却已失去了“傩”意,与傩关系不大,完全可以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地方戏。不同地区又称为“庆坛戏”“端公戏”和“阳戏”。《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国戏曲音乐贵州卷》分别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戏曲剧种分类描述。
角色:周仓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角色:周仓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角色:武二郎神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角色:梅香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角色:张飞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角色:甘夫人 剧种:阳戏 年代:近、现代
来源:多彩贵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