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漫长的中国文化史,王国维《人间词话》不仅是一部词话经典,而且还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化经典。王国维在作品中所倡导的“境界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教传统中一直有着重要影响,而他的论述,也成为百余年来美学、诗词和文化的不断翻新的议题。时至今日,这部词话仍然拥有大量与当下生活和时代关联的文学、美学意蕴。
谈及王国维,许多人首先意识到的是他的诗词修为,但以《人间词话》为代表的,王国维首先体现出的是身为学人的独立思考和研判。为何这样一部作品,深深影响了叶嘉莹等诗词大家?作品中“境界说”审美内涵,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中,《人间词话》又承载了怎样的角色?今天的夜读,与你一同走进作品背后王国维的审美境界。
(本文为陈水云所作导读节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治学从现代新学回归传统经史之学,在过渡时期撰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跳出传统词学的理论框架,以“真”取代“善”,以美育取代教化,建构了一套以“境界”为核心话语的新体系。它通过传统词话的形式传递着现代的理念,搭起了一座从传统走向现代、沟通中西文化之桥,是运用现代新学分析传统词学问题的典范之作。
毫无疑问,“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基石,《人间词话》开篇第一句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界”在古典文论中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在王国维之前,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境界”。但王国维认为自己提出的境界说在理论上已超过“兴趣说”和“神韵说”,严羽所谓“兴趣”,王士祯所谓“神韵”,只不过是道其面目,“境界说”才是探本之论。“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人间词话》)所谓“本”,是指文学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属性;所谓“末”,是指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如“气质”“格律”“神韵”等。
为什么说境界说才是探本之论,而其他论说只是道其面目呢?这是因为他对境界的内涵做了新界说。首先,他认为境界形成的基础必是真感情与真景物。“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他看来,情和景是文学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文学作品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必须具有真实性,所谓“真景物”“真感情”就是作者之所写必须是出自其所见与所感。他通过比较五代北宋诗词两种文体的优劣后,指出词胜于诗的原因在其“真”:“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
其次,强调言情体物要“不隔”。他认为作者要将自己所见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必须做到“语语都在目前”,否则就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何谓“隔”与“不隔”?他列举了大量的诗词名句以说明,像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薛道衡的“空梁落燕泥”是不隔,而姜夔的“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即为“隔”。前者写景传神,生动可亲,“语语都在目前”;后者则“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所谓“雾里看花”,就是形象不够鲜明,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未能传达外物之神理。因为强调言情体物要“不隔”,所以他特别反对词中代字、用事、粉饰,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最后,言外有无穷之意。
他评姜夔时曾说: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明确指出作品有意境是入列第一流作者的必备条件,这一句也是对严羽和王士祯有关思想的发展,为此,《人间词话》特地引用了《沧浪诗话》中这样一句话:“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还联系唐宋词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认为北宋以前的词亦达到这样的境界,即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美感特征。
《人间词话》 手稿
更重要的是,王国维以“境界说”为基础,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以之作为文学批评的第一标准。在提出“词以境界为上”的基本主张后,王国维接着论述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之大小”等,而这些问题的引出则是基于他对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理解和阐发。
很显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保留有受西方哲学影响的印记,他提倡“境界说”也是在研读叔本华、尼采哲学过程中对于人生问题思考而引出的话题。他曾说自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对于生命和人生颇多思虑,当在日文教师田冈文集中看到康德、叔本华的有关论述时,很快地对西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也坚定了他研究哲学的决心,特别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更引起他的强烈共鸣,认为“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静安文集续编自序》)在他看来,叔本华唯意志论较好地解释了生活、欲望、苦痛的关系。
王国维是借“三种境界”说表达其从诗词中感悟到的人生意义的,《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但也确实把诗词的境界进行了意义的提升,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讲到自己所说的是人生境界,亦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接着他提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国维这里所要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承受的孤独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于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表现出“终不悔”的执着,王国维借此是要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当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的词句,本意是讲自己在元夕之夜所见所感,写一群游街的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而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这里是要表达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过人生孤独和锲而不舍后,终于进入到人生追求的高远境界。从诗词照见人生,由审美指向哲学,“境界论”由此成为一种理解人生的途径。
由此可见《人间词话》不仅仅是一部文论经典,更是一部人生指南。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说过,她之所以爱上古典诗词,其机缘就是中学时代母亲为其购买的一套“词学小丛书”,特别是其中的《人间词话》,对于唐宋词的精解妙评在她心中引起了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直觉感动。《人间词话》对于20世纪文化史的影响,则从哲学、美学、文学、教育学等都有深刻的烙印,如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对于《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有我与无我”的讨论与阐释,词学家顾随、浦江清、缪钺等对于王国维《人间词话》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叶嘉莹更自称平生论词受王国维《人间词话》及其师顾随先生教学的深刻影响等。它所倡导的超功利的纯文艺观和追求高远的审美境界,不只是文学与审美意义上的,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在现如今这个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它对于提升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高远境界仍然有重要意义。
来源:文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