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尹汉胤|《西渚印象》 (散文)

0
回复
2164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11-27 09:40:4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围浅山环抱中的西渚,生机盎然地仰望着苍天,宛若一幅湿润的青绿山水画。澄澈如碧的云湖一片静谧,倒映着大觉寺的身影,为山光水色平添了悠远的禅意。而蓊郁绿野中若隐若现的乡间公路,白墙黛瓦渚上人家,又为这温馨的山水,注入了一种优游自适的和谐气息。


置身于这江南胜景中,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历史上的西渚,是一块水患频仍、民不聊生的地方。就在那风光旖旎的云湖水下,沉淀着一部不堪回首的西渚苦难生存史。


西渚的地理结构,犹如一把展开的折扇,东、西、北三面为天目山的余脉,连绵起伏线条柔美的山峦中,流淌着无数涓涓细流。然而一旦雨季来临,这些诗情画意的潺潺溪水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咆哮汹涌倾泻而下,瞬间便将西渚化为一片泽国。每至汛期,西渚的老百姓便要经历一次生死劫难。据史料记载,西渚的水患灾情,惊动了明朝皇帝朱元璋,曾派刘伯温前来巡视。刘伯温面对滔滔洪水中哀鸿遍野的西渚,遥望着群山叹息道:“若要根治水患,除非把山横过来拦水。”


直到新中国诞生,饱受水患折磨的西渚才迎来转机。1958年江苏省宜兴人民政府果断决策,修筑拦水大坝蓄洪以绝水患。政府一声号令,两万多民工汇聚于西渚,开启了“横山筑坝”的大会战。在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修建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历经十载春秋,于1967年实现了大坝合龙。一道十几公里长的大坝,将西渚东、西两侧的山峦衔接起来,从此彻底结束了千年的水患历史,西渚大地上呈现一湖安澜的人间美景。


站在大坝渠首,目下一条清澈的厔溪河蜿蜒地流向远方,如今的云湖水,已被列为宜兴的饮用水源地,其高标准的水质为人称道。遥望着源远流长的河水,我不禁感慨万千。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治水的事迹。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与水患的博弈中,不仅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水利工程,又从治水的实践中塑造了坚忍的民族性格,从而使中华民族一路战胜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地走到了今天。


来到大坝下的横山村,还未进村,一曲悠扬的二胡曲传来。循声望去,只见山坡亭中,一位老者正优雅地拉着二胡。聆听着优美的琴声走进村中,在展板上,我看到了当年遭遇洪水时的凄惨景象和万众一心奋战在治水工地的场面。是啊,遭受过水患的西渚人,一定格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坝下的横山村,在当年洪水泛滥之地建起了新家园,由一排排现代化的居民楼组成的社区中,商店、休闲、娱乐、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今天的西渚人,享受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新生活。


晨曦中沿着乡间公路晨跑,遇见了一对母子。母亲驾着农用三轮车,车厢中端坐着小学生。行驶中,孩子突然叫母亲停车,随后跳下车迅速跑到马路对面,从草丛中拾起一面失落的国旗,而后奔跑着回来,将国旗郑重地插在车厢上。这动人的一幕,让我对西渚人充满了敬意。


水墨烟雨,鸟语花香,勤劳、坚忍、可爱的人,这就是西渚。


来源:光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