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挹江老人,离世许久了,然而,一切似乎没有过去……
徐老最爱说的是他的革命经历,有的说过多次。他给我说,1949年11月14日晚,他们团经过龙洞堡、图云关,首先进入贵阳,部队进入油榨街时,许多工人扛着火药枪正在巡逻。他写了篇通讯《风驰电掣下贵阳——记进军贵州之前卫团》,发在12月的《新黔日报》上。他那时是138团的副政委。 我曾在徐老领导下,与他共度许多的时日,与他有过无数次的长谈,在兴义,在贵阳,在北京。 徐老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少年时代,他生活在山东半岛,国运不昌,家境窘迫,思想苦闷。“七七”事变后,几十万济南人民沦为日军铁蹄下的亡国奴,一系列的疑问向他扑面压来,浑沌迷茫之中,他带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向各种书刊寻觅答案。就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读书、写作生涯。从商务印书馆出的《万有文库》、庐隐的《海滨故人》,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直到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法捷耶夫的《毁灭》,绥拉非莫维奇的《铁流》……他的视野豁然开朗,他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一种信仰上的支撑,他决心奔赴到中国工农红军的铁流中去。 徐老晚年,曾经给我说起山东的临清和运河,说那里的松林镇、老赵庄镇,说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穿过。战国时期,临清属赵国,明代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临清依靠运河漕运的优势,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兴盛了五百年,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芦沟桥事变发生以后,这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10月,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在这里成立。他作为一个细菌、血清的化验员,得到抗日民主政权的支持,1938年11月,年仅l9岁,就是从临清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去了延安,成了“抗大”第五期的学员。 说起临清,徐老一往情深,无限感怀。我告诉徐老,我因为工作关系,连续去了两次临清,特地游览了古运河、鳌头矶、舍利塔。我知道张自忠、季羡林是临清人。徐老说临清的“肘捶”最有名。我说不懂什么是“肘捶”,徐老说是一种游艺、杂技。说着,就比划起来,很兴奋的模样,分明流露了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话谈得投机,我主动提出,陪徐老去一次临清,很谨慎地说,权当最后一次旧地重游?他颇有顾虑,说不知身体能不能支撑。我说可以请个医生同去。他很高兴,说等明年春暖花,回去看看。 我认识徐老是在1971年,他到兴义地区担任主要领导。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他在张星炳政委的陪同下,在兴义场坝上散步,身着军装的张政委指指点点,似乎向他介绍兴义城风貌。我看见徐老身着灰哔叽中山装,头发倒梳着,目光深邃,一副儒将气质。这一文一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徐老爱把我叫到他办事室去,要么交待工作,要么听取意见,要么聊天谈心。徐老是1919年出生在山东省济南的。一次闲聊时,问我哪里人?我说祖籍“一城山色半城泉”。他说济南还有人吗?没有。还有印象吗?很遗憾,还没去过。祖辈在济南住哪里里?我说,听说离趵突泉不远。徐老对我似乎没有戒备,没有遮拦。我也觉得他透明透亮。在他的办公室,他竟然可以打着赤膊,一边用毛巾擦身子,一边和我说话。一次,他要我找本《牡丹亭》,说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才考取进士。他是因爱而死,因爱而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你看看,这多绝?这让感到很诧异,一个地委书记,大体要算日理万机的人了,还有这等闲情逸致?其实,他在繁杂的工作之余,还饶有兴味地啃《美国史》《墨西哥史》《巴西史》,这样的领导还真不多见。渐渐,我和徐老的夫人卢今吾老师也熟悉起来,卢老师内秀,明理,得体。她那时在兴义县教育局,默默无闻工作,非常低调。徐铁、徐圻是大学生,偶尔回来。小菲最小,在兴义向阳小学念书,活泼可爱。 徐老后来到省委做意识形态领导工作,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是一项很棘手的事,是一个风生水起,让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区域。这里,情况复杂,纷争繁多,工作的对象多是知识分子。徐老以一种坚持原则,宽厚待人,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姿态介入,使矛盾得以化解,使事态化险为夷,很快赢得了知识分子的信赖和尊敬。徐老获得这种工作效果,源于他的领导水平、领导艺术,同时也是他身上的文化基因使然。正如徐老本人所说:“也许是我早年渴望文学的潜在影响,以及自己多年来读书、写作的爱好,使我对作家和艺术家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敬意。”在徐老退居二线之后,不少作家、艺术家还和他保持着个人间的友谊。 我调贵阳后,常常去和徐老聊天,尤其是他到顾委以后,时间宽裕。我们的话题漫无边际,信马由缰。逢年过节,我若没去,他会打电话来问怎么不来呀? 徐老给我说,在转战南北的枪林弹雨中,他嗜书如命,先后读了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杜勃罗夫斯基》,读了斯坦佩克的《愤怒的葡萄》《最后的边疆》以及《世界知识》一类期刊。他在任部队文化教员和随军记者时,先后写下了《福井和夫》《气吞郓城五十五师》《麻黄路上》《中东欧向何处去》《印花包袱》《返俗》等小说和通讯、评论。 我说,其实可以搜集起来出本书嘛。这也算个纪念。 他说试试看,能不能搜集起来。后来,他委托宣传部搞理论的老邹给他搜集,他也翻箱倒柜。老邹也在兴义工作过,和我在一起整理过许多材料,为人好,文字功夫挺好的。 1993年,徐老向我推荐原《冀鲁豫日报》记者、刘邓大军前线记者陈勇进写的历史长篇小说《黄河风涛》。陈勇进是山东濮县(今河南范县)人,古稀之年了,徐老的老乡、战友,《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小说写的是1946年至1947年间黄河归故前后的故事。刘邓大军在黄河两岸,进行了九次战役,为解放全中国拉开了序幕。书中细致地描述了刘伯承、邓小平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描写了冀鲁豫解放区人民保卫黄河,支援解放军的伟大行动。全书气势恢弘,史料翔实,情节生动,文字质朴,犹如翻动的历史画卷。 我理成章地将书稿进入出版程序。1994年10月,小说顺利出来。徐老提议,在北京人民大堂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作适当宣传。1995年2月,筹备工作如期完成,我们邀请当时的军政领导秦基伟、段君毅、姜思毅等参加了小说的首发式。小平同志知道了,也派邓办的人来要书。徐老约了贵阳的金风等风尘仆仆来京。徐老到京时,我去飞机场接他,这是礼节。徐老见了我并不高兴,说,听说你今天才从日本回来,怎么不休息,还来机场?你要脱俗,不要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开会的前一天晚上,徐老又把我叫去,聊到深夜。因为新书发布会是我主持,开始,我问徐老,我是说普通话,还是说贵阳话?一说普通话,我的表达能力锐减。他说,就说贵阳话,说慢点,都能听懂的,出身南方的人多嘛。跟着,话题又跑远了。我怕第二天开会没精神,劝他早休息,他言犹未尽。 不久,陈勇进走了,火化树葬,《黄河风涛》留在了人间。 徐老对他是老战友、老同事,总是情有独钟。王化棠也是徐老的老战友,王化棠的《卫河静悄悄》,是反映敌后地下交通线斗争的长篇小说,徐老也力主出版,并为之作序。 这时候,徐老的书,终于见到雏形。 《福井和夫》是一篇很见文学功力的散文,福井这个人物写得逼真、可爱。篇幅虽然短小,却显示了作者文学方面的才华。如若不是有更要紧的职业期待着他,他很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气吞郓城五十五师》是一篇极好的速写,好就好在写出了摧毁敌五十五师的宏伟气势,作品很有现场感,读后令人振奋畅快。《中东欧向何处去》犹如一篇新华社的国际形势述评,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分析和准确判断,使得文章在冀鲁豫《文化生活》杂志上发表后,理所当然地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尚在部队基层战斗、工作的作者,能拥有如此博大的胸襟和高屋建瓴的气势,则是他知识积累及修养成熟的必然结果。 对徐老自选的篇目,我也提出异议,希望撤消关于“大气候”、“小气候”的文章,徐老居然接受了我的意见,显示出一种豁达、参悟。 至于书的序,徐老要我来作,我人微言轻,只得勉力所为! 徐老的《永远的卫河》,2000年1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算是完成了一桩心愿,让他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唯一出版的一本书。 其实,自全国解放以后,徐老的读书、写作条件与战争年代有着天壤之别,他不用再节省津贴来买书了,他要读的书不用再驮在马背上了。他的藏书与日俱增。他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地选择他所需要的各类读物,这种读书学习,使他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更为忠诚,更为自觉。历史偶尔也开了徐老一个玩笑,“文革”初期,他也被关进了不知谁家的“牛棚”,他所有的藏书都被没收了。可他痴心不改,他在被关押的一所学校里找到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找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又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在“五七”干校里,“放牛鞭一拿,官架子丢掉一半”的徐老,却独自欣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罗亭》…… 徐老2001年9月,走了。我因远在外地,未能送行。 我们约定的临清之行,终于因他健康原因未能成行,只能引为憾事。徐老说的临清的“肘捶”,如今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清风两袖无言去,留下鲠直仁厚名”(徐铁句)。徐老,一位革命家,一位文人、一位长者,一位真实的人,一生历枪声炮声风声雨声读书声,他的这轴生活长卷,偕我们而在…… 作者简介: 卢惠龙,读书人,写作者,八十初度,出版个人文学著作14种。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