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贵阳市主题文艺评论论坛开启

0
回复
2547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4-28 14:20:2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6日,由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山花》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主题文艺评论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省内外20多名文艺评论家就“风格以及风格的局限——中年写作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活动旨在汇聚文艺评论力量,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充分集纳文艺评论信息,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辩证文艺创作规律,剖析当下文艺现象,探索文艺空间挖掘的多种可能,繁荣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文艺评论创作。

    论坛由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阳市作协主席肖江虹主持。他抛出“风格以及风格的局限——中年写作的相关问题”的话题,引发与会者的激情讨论。

    河南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邵丽认为,写作风格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为谁而写、怎么写,需要什么写作技巧,都需要认真思考。写作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时代是风格的导师,写作者不是为风格而写作,进入中年后就面临风格类型化的考验。

    在文艺评论家黄德海看来,写作风格不是求新求变,而是一种一生甩不掉的东西,并且在不断的重复。作品的局限,与写作者的长处和短处是分不开的,风格其实就是个性。

    对作家李宏伟而言,风格本身就是一个未完成的东西,只有写作者离开这个世界,才会留下所谓的风格。风格其实就是特点,杂志编辑约稿,看中的是写作者的写作特点,只有把自己放到时代或整体的情形下与环境发生实质性关联,才能成为写作风格。

    《人民文学》编辑刘汀秉持一个观点:写作风格是在大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70后”“80后”有着生活的焦虑,这不同程度地影响写作者的创作,也影响写作者的写作特点。到了中年,要形成风格,就看他(她)的作品有没有鲜明的辨识度。

    作家张楚认为,文学语言跟社会关注度有关,小说家和他笔下的人物如何获得尊严?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有的小说家在懵懂的情况下其实并不知道写作风格如何规划和确定,当他意识到语言是影响风格的主要因素,他的主观的变化就是矫正叙述的方式。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金仁顺说,写作风格不是写作者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好好写作,该形成风格的时候就会水到渠成。中年写作者的生活一地鸡毛,写作疲劳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十分明显。相对于高大上的那些语言叙事,她更喜欢网文制造的乐趣和场景。网文其实就是接地气的写作。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杜国景以贵州作家为例,畅谈写作风格话题。人到中年,写作者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写作习惯,并试图在题材、语言、叙事等方面寻找突破口,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贵州的欧阳黔森、肖江虹、冉正万、谢挺、王华、肖勤、戴冰等作家,他们的写作风格较为明显,他们的地域性写作十分突出。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颜同林对写作风格颇为感慨,他说,写作者的风格形成是很难的,它有高度和难度的考验。风格是写作者成熟的标志,中年已形成一种写作模式,量上有积累,质上有突破,为了使作品有一定的辨识度,写作者一直在路上。风格其实是时代和地域的综合体,风格形成往往是不自觉的。作品要有标签,必然与地域性和民族性相关。

    诗歌评论家赵卫峰认为,风格其实就是与众不同,关于风格的话题,实际上是一种悖论。当人们以风格为前提讨论一位作家或诗人及其作品时,也就意味着他(她)的相对成绩与成熟,以及相对个人性呈现,还意味着他或她的写作有着明显的辨识度。当写作者在写作上呈现出个人特色,并且相对地稳定时,时常又面临风格形成和风格辨认与命名这两种变量。

    记者了解到,贵阳市文艺评论家将着力打造主题文艺评论论坛,不定期在贵阳举办活动,活跃贵阳市文艺评论创作,推动贵阳市的文学实业发展,以鲜活的精神力量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来源:天眼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