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杨镇江|农耕生活五:农具,农具

0
回复
2974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5-6 16:09: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506155628.jpg

    说实话,我对老家人使用的农具的感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农具一直是老家人种庄稼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用它创造的不多财富,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黔西北子民,其功不可磨灭;另一方面,老家的农具——特别是锄头,代表着农耕社会落后的种地方式,代表着口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使老家人在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变革上步履缓慢,使日渐荒漠化的土地雪上加霜……对此,我又深恶痛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年春耕在即,老家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准备农具。大约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过后,老家的铁匠铺就格外热闹起来。铁匠铺里不但到处摆满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送来的上年使用过后缺了口卷了刃的各种锄头、薅刀、荒耙和镰刀等,乡亲们还排着队把铁匠上年秋收过来一个冬季加工出来的各种新农具购买一空。赶场天,山路上行进着的赶场人多半是十里八乡到乡场上的铁匠铺去翻新和购买农具的村民。


    但更多的时候是请铁匠将农具翻新。这样做,一是节约了成本——种庄稼可是要讲成本的,二是旧的东西用熟了,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样做的主要是庄稼把式,例如我的大伯。我大伯的经验是,不管是哪一种农具,不只是要那农具的钢含量多,而且还要“钢火”好;农具的刃既不能太硬而变脆了,缺乏韧性,也不能因为软了而一使用起来就卷口。每一件农具的柄把都是大伯到山上的灌木丛里寻来的“红紫刺”木做成的,不但光滑好捏,而且韧性十足,经久耐用。有时,一根合意的锄柄要寻遍几座山岭才有斩获,寻来后,大伯还要对它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才变成合手好用的锄把,再为它配上大小轻重造型合适的锄头。这样的锄柄,上年用过了,如果还是完好的,还得将跟它相匹配的锄头请铁匠翻新来用,因为即使是这种代表着落后的工具也要讲点生产效率。


    于是,铁匠铺那里每年春耕之前都很拥挤。记得有一年,家中半大成年男子汉的我必须到铁匠铺那里去翻新各种农具。记得起床后我扒了两碗酸汤饭出家门时天还未亮,但来到铁匠铺就挨排队。一直等到下午才轮到我,然而铁匠的助手说它不分白天黑夜地抡大锤,想休息一会,如果忙得到翻新的农具,就代替他给铁匠扯风箱。我想扯风箱这活也不是什么难事,也费不了多少力气,就答应了。结果这活很快就让我尝到了“外行”人的滋味了,在铁匠的助手手里运转自如的活,在我这里变成大汗淋漓,喘气不止。铁匠助手见我不济,歇息一会后又跟着他的师傅忙上了。


    我在一旁看着,看铁匠把我的锄头、薅刀、荒耙等一件件放在铁砧上,像变戏法一样地由把缺了口卷了刃的农具变成崭新如初的农具。从火炉里把那已经成型的农具拿出来后,铁匠还要把农具的刃放在冷水里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农具的刃的坚硬度,增强刃在深入黔西北喀斯特地形区贫瘠而坚硬的土块时的“钻劲”,还能增强刃在遇到坚硬石块时的柔韧度,不易在使用时把它挖折了。那时,我很佩服铁匠们,因为他们是“乡土工程师”,他们将他们在高温的火炉边流的汗水化为我们农事活动极具劳动效率的生产工具,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春耕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过去铁匠在老家很受人尊敬,不但没有人敢在铁匠的满前稍露不满或不够力度的耐性,而且还要把铁匠接进家来酒肉大米饭地招待着,否则,你若想在来年开春去他那里翻新农具,没门。一些想事情周到的人家还要在去翻新农具时,顺便给铁匠捎上两瓶老白干。


    那时供销社里也有农具卖,但估计是采购员没有把好质量关,乡亲们买来用都觉得不好,于是一个个的又都拥到了铁匠铺。


    要是哪家人在春耕前都还没有备好农具,待春耕开始了还要到别人家去借,借是能够借到的,但除了陪笑脸外,还要忍受几句别人的冷脸冷言语。最典型的冷言语是:“你家的锄头是放在我家的?”或者就是:“没有好用具,还想种庄稼?”


    还有的就是默默地把农具借给你,不说一句话,你千恩万谢后拿回家来一看,其实是一件已经“退了役”的农具,是一件缺了口、卷了刃的家什,根本派不上用场……


    上一年所遭受的冷遇往往是下一年激起忧患意识的动力,第二年,这样的人家也准备上了质量上乘的农具,春耕时不上人家借农具那就是一种扬眉吐气!



作者简介:
杨镇江,贵州省大方县人,非在编中学语文教师,从教31年(其中在大方县牛场乡老家中学走教12年),多次获地方政府颁发的高、中考教学质量奖。本职工作之余,偶尔涂鸦,有200余篇各类文学作品发表于《新华网副刊频道》《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文化频道》《西藏日报》《贵阳文史》杂志、《中华手工》杂志、《吉林农业》杂志、《贵州教育报》《毕节日报》《乌蒙新报》等各类媒体,共计近30万字。曾获县市级新闻奖,多彩贵州网和贵阳孔学堂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

来源:触摸土地的温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