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诧于一棵树的不死。
左手是山,右手是沟,前额是塬,后屁股是梁。地处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山上没树,沟里没水,塬上焦黄,梁上的土坷垃骨碌碌地往沟里滚。为嘛?老天下点雨和滴泪一样稀罕,地干得冒烟,庄稼像先天大脑缺氧的婴儿,怎么长都扭扭歪歪,收成稀薄。山脚下庄户人的命系在日渐松垮的裤腰带上,不得不外出谋生。如此际遇下,偏偏塬畔上的一棵矮树,站着,年复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不死!
真的,这是陕北吴起县南沟村的一棵树。
一进吴起,有支歌浩荡而来——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
知道长征的人,就熟悉长征组歌,就唱过这首《到吴起镇》。
当年的吴起镇就是今天的延安市吴起县。
吴起县是为纪念战国时期驻兵戍边此地的名将吴起而命名的。中华民族自古最讲民族气节,好多地方以民族英雄或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名字命名,念其功绩,激励后人。譬如中山市、茂名市、尚志市、子长市、志丹县、左权县、靖宇县等等。1934年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将吴起辟为苏区,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进入苏区大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在此部署和指挥了吴起镇战斗,歼灭了尾追之敌一个骑兵团,击溃了三个骑兵团,使反动派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彻底破产,陕北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吴起成了长征胜利的代名词。长征胜利了,吴起还是吴起。吴起人难改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法,恨不得将“小山耕到顶,大山耕到腰”。然而,年年种粮,年年缺吃,山越长越秃,沟越切越深,日子越过越恓惶。庄户人家嫁女儿先要托媒人到男方家里打探,只需往窑洞外看上一眼,硬柴火堆得老高,那这家人的光景准没错。如果只有杂草,婚事八成就黄了。意思是,有树才有柴砍。
当时有一支信天游是这样唱的“: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
1973年,身患癌症的周恩来总理重回26年来日夜牵挂的延安。当他看到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延安百姓依然吃不饱饭时,流下眼泪。声声嘱托中,地方领导立下三年变样、五年亩产翻番的军令状。闻此,已在尿血的周恩来总理不顾病体,用颤抖的手为大家斟酒,举杯一饮而尽。离别时,周恩来总理仍放不下延安,他的专机久久盘旋于延安上空不愿离去……
1992年8月和1999年8月,朱镕基曾先后到延安考察。陕北高原黄土裸露的山峁沟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情景,使他心中十分焦急和忧虑。正是1999年那次考察,朱镕基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要求延安在退耕还林工作上先走一步,为全国作出榜样。
红色的吴起,率先决定“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没想到,老百姓的反对和质疑声一片。
树有灵性,塬畔上那棵孤独的小树无声地叹息、叹息。
群众大会上,面对着老支书闫志雄,唾沫点子乱溅:
“土地全部种粮都不够吃,种成树,你吃树呀?!”
“粮食公家给呀!”
“你等猴年马月给!”
在土里刨了一辈子食的老百姓脑筋转不过弯来。
“好我的兄弟呀,你得带头退耕嘛!”村里的老人有经验,先给闫志雄找突破点。一点突破,全盘可操。
心结彻底打开,是公家送来粮时。不下苦就有了粮,男女老幼喜得合不拢嘴。村道上,有的背有的挑有的平车拉,个个脚轻手快,像风推着人跑,汗珠都是彩色的。家里有粮,肚里不慌。来年的气象换成了男女老幼背树苗子上山栽树。连同开始怎么也做不通工作的秃手手刘某和半哑巴媳妇,这会儿顺溜溜地答应退耕,开始栽树。
一山栽了又一山,一坡栽完又一坡,那个光景,红火得很。当年陕北兄妹开荒的场景再现,只是内容变成兄妹造林、夫妻栽树了!
天知道,彼时,村庄脑畔上的那棵树,那棵孤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等呀盼呀,一棵两棵,一坡两坡,一山两山,伙伴们齐刷刷长了起来,它欢愉地挺直腰杆抻筋拔骨向高示范向上生长。
栽了多少,活了多少,它成了参照。年岁不一、参差不齐的树先是逐年靠近,后将它合围,融为热闹繁盛的大家族。
到如今,南沟林草覆盖率竟超过90%,水库水域面积450亩,湿地面积200亩。吴起县成了“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建起了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展览馆。
树长起来,雨就来了,气候跟着变了。
春天,风打着口哨,山里洼里,沟里庄里,徘徊几天后,树梢梢挤挤眼睛绿了,叶子哗哗地甩起长袖。夏季,几场雨哗哗啦啦下过,黄土地咕咕咕地饱饮一顿,像注入胶原蛋白的皮肤,饱满光亮,绿荫张盖。秋天,土地放香,苹果的甜、花椒的麻拧成特殊的香味,弥漫村里村外。冬季落雪后,一山一山的树,绿身身白帽帽,诱得一群群摄影师长枪短炮远道而来到处取景。过几天呢,又一伙画家来支架子摆阵势写生。红色文化、黄土地文化、陕北民俗文化、退耕还林文化汇聚南沟,传遍全国。
陕北人口不离曲的信天游随心飘起,只是唱词变成了: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退耕带来好光景……
初夏,我站在南沟村的山梁上寻找当年那棵树,太难。估计它掩映在一片葱绿中,猫在一山的树林里偷着笑。
感佩之至。南沟村这棵树不死,似乎神谕。它站着,就是一种表情,一种宣言,一种呼唤,一种见证。
见证南沟村退耕还林的艰辛实践,见证黄土高原的伟大变迁。
它活着,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黄土地上一场植绿还绿革命。站成陕北高原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者简介:
秦锦丽,笔名牧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传记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散文集《月亮没有爬上来》,《月满乡心》,报告文学《大地作证》(合)《永远的月牙泉》(合)。曾获冰心散文奖、中华宝石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多项,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和年度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