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找回现代文学研究的“魂”

0
回复
2983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9-22 14:17: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儒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于2021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温儒敏治学40余年的一部自选集,共收集了57篇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自选集编分为四部分:鲁迅研究、作家作品论、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研究、学科史研究。阅读全书,可以追寻一代学者40年的治学脚印,穿越文学研究的历史,获得文学研究的宝贵启示。全书具有宏观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多方位呈现了一代学人的学术理想,体现了一代人文学者的社会关怀、现代文学学科的使命担当。

中国现代文学是世界文学民族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学现代化相融合的产物。温儒敏以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较早地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整体把握新文学现实主义的特征,挖掘了鲁迅前期思想与厨川白村美学理论的关联,溯源了“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与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联系,建立了现代文学世界性的研究坐标。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阐释了王国维、成仿吾、茅盾、胡风、周作人、李健吾、冯雪峰、沈从文、李长之、梁实秋等人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理论观点和文体特色,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文学思潮研究和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代表性著述。

在面向世界、博览中外的同时,温儒敏坚持纵观古今,探寻承传延绵的文学研究之“魂”。他较长时期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负责人,关注学科研究重大问题,把握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方向。他以审慎客观的眼光,全面细致地考察了“现代文学新传统”几十年的阐释与流变,明确了现代文学传统相对稳定的核心部分:以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文学语言的确定,由现代文学所形成的新的观念与评判方式,包括对文学现象的各种命名。他认为“新传统不是同质性的、单一的存在,它包括了断裂和非连续性的,包含了多元的、复杂的和矛盾的内容”。温儒敏不认同那些“动不动将当代的弊病往新文学传统方面找病根的做法”,他认为学术研究重点不是简单对新传统做出价值意义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把历史还给历史,还原充满矛盾的文学历史图景,这是他一贯坚持的治学立场。

温儒敏不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引领者之一,也是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作为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他在选集中收录的《如何理解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山东大学学生讨论鲁迅》《和中学生谈谈如何读〈朝花夕拾〉》《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等篇目,具有鲜明的读者意识和现实针对性。他开辟“文学生活”的研究范式,倡导文学研究关注民生,即“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不仅加强了文学与社会的联系,强化了文学研究的社会功能,还更新了趋于僵化的学院化研究范式,拓展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空间。

强烈的学术研究反思意识和自觉的学科建设使命感是自选集的重要特点。新世纪以来,温儒敏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敏锐把握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思想史热”、“空洞化”现象、“泛文化”研究倾向、研究的“汉学心态”“现代性”的过度阐释、“理论方法热”等问题的讨论,从不缺席,以学理性的平等姿态,鲜明表明自己的立场。例如,在谈论现代文学研究“思想史热”问题时,他肯定了文学的思想史研究富有的现实观照意义,同时提出了要警惕“越位”带来的“无效”阐释,即“思想史热”越来越脱离文学特质的趋向,可能消解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础的倾向。针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心态”,反思了“对海外汉学经验生吞活剥,一味模仿汉学(尤其是美国汉学)研究的思路”。《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一文曾引发学界的关注,他在文中呼唤要找回现代文学研究的“魂”,强调研究者既要回归学术本体,又不脱离现实观照,积极回应并参与当代文化建设。这些观点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陈平原以“百战归来仍战士”,赞赏温儒敏的学术观点为现代文学研究引领了航向。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一语出自鲁迅《摩罗诗力说》。百年前鲁迅在激荡变动的社会环境中,以思想启蒙的新文化人姿态,对现实发出了深切的叩问。自选集汇聚了研究者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在众声喧哗的社会时代潮流中,自成一体,既接续了鲁迅对精神世界探寻的传统,又对现代文学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值得我们认真研读。

来源:文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