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5至9月的汛期是贵州地质灾害的高发期,这段时间的暴雨及极端天气,往往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每年都要组织100支专业技术队伍、1000余名技术人员、10000余名一线监测人员,开展“百千万”排查专项行动。
为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述地灾防治工作故事,我们推出了贵州“地灾防治 卫士风采”系列人物故事。
第①期的讲述对象是暴雨逆行的村庄守护者杨新明,他是贵州地质灾害“百千万”排查专项行动中的一员,他是地质灾害防治一线工作者的缩影。
鸣锣喊寨 守卫村庄
每年一到5月,杨新明的心中那根安全的弦就紧绷起来。
杨新明今年62岁,是榕江县平阳乡街上村六组组长,2013年至今,兼任街上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
杨新明负责监测的那座山在他家对面,他的日常工作是对山的4个监测点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监测:晴天是3天监测1次,雨天是1天监测3次。 按照全省部署,今年的地质灾害“百千万”排查时间为5月8日至9月30日,重点排查阶段是5月16日至8月31日。 因此,一到重点排查时段,杨新明就要保持最高警惕,整天盯住天气预报和村里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一旦有雨,他自己就会提高预警防范意识。按他的话来说:“地质灾害监测就像打仗一样,要一遍遍地前往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才能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一旦排查出来的隐患,杨新明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并制定应急预案。平日里,他通过发放灾情明白卡、鸣锣喊寨等方式宣传地灾防治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平阳乡位于榕江县西北部,当地以侗族和苗族为主,大家习惯依山而居,一到雨季,地质灾害就会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鸣锣喊寨是当地发生紧急情况的预警手段。只要大家一听到急促的鸣锣声,就知道情况非常紧急,要么是火灾预警,要么就是地质灾害预警。
平常时间,杨新明敲的锣声就会平缓,像电视剧里打更的人那样,喊着“汛期来临,大家要注意预防地质灾害”等宣传口号,绕村而行。
杨新明初中文化,对于为何要守护村庄的安危,他的想法非常朴素:“现在大家都富裕了,不能因为地质灾害去毁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地灾防范 暴雨逆行
2019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平阳乡持续强降雨,杨新明连续几夜未眠,他时刻紧盯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作为走过一甲子的老人,他见过太多因为雨水导致的山体垮塌,也见过不少灾难中的生离死别,正因为如此,他更知道自己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6月22日深夜,平阳乡连续降雨多日后,突降大暴雨。别人都在想方设法躲雨,杨新明却在雨中逆行。他像往常一样披上雨衣就往外跑,妻子韦树花没有拦他。她已经了习惯丈夫的工作状态,每到下雨他就一晚都不睡了,更何况此时是大暴雨。
杨新明打着电筒来到监测点,一看,坏了!隐患点的山体到处都在渗水,这是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前兆! 一旦这里发生山体滑坡,就将威胁到该隐患点24户123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杨新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上报领导,并组织村民们迅速撤离。
杨新明敲着锣挨家挨户的用喇叭喊大家撤离,当地民兵也陆续赶到,安排人员撤离。
大多数人都撤离到安全地带,可是有三位老人行动不便,无法撤离。杨新明背起一人就往自家跑,放下老人后,又回去准备撤离其他两位老人。
幸好民兵及时赶到,安全撤离了一位老人,另一位则是杨新明和大家用床单将他抬了出来。 那天晚上,20多名撤离的群众就到杨新明家避雨,而他自己浑身湿透,气喘吁吁。
万幸的是这次大雨有惊无险,但是他当天暴雨逆行的行为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一致好评。
对于杨新明,平阳乡国土资源所所长朱永富说:“他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是凌晨两三点,都还在工作。” 除了当地,知道杨新明的故事的人并不多,但他的故事却充满一种向上的力量。
结语
灾难面前,逆行是最大的勇敢。
杨新明是一名普通的地质灾害监测人员,但他的身上却闪耀着善良的光芒。地质灾害一触即发,杨新明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而是义不容辞,先人后己。
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形容这位62岁的老人,都不为过。可以想象,一位六旬在暴雨中逆行,那是我们这辈子见过最美的背影。
这种善良之美不能忽略、不容忘记。在这场暴雨中,他鸣锣敲响了所有人的希望,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业精神增添了全新注脚。
正是因为这位6旬老人暴雨逆行的背影,我们才更坚信平安与幸福;正是有无数个像杨新明这样默默无闻的一线监测人员,才织牢织密了贵州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安全网格,守护了一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