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莫砺锋、六神磊磊会“诗”南京——关于唐诗一场跨代对话

0
回复
4133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6-12 10:06:2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 萍摄


当六神磊磊遇上莫砺锋,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近日,由南京市铁心桥街道、中心荟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主办,新华日报社南京分社、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交汇点新闻等单位承办的“文化名家进铁心”迎来了2020年的首场活动:“诗歌中的文学之都——莫砺锋、六神磊磊谈诗歌”。


现场,南京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莫砺锋与知名网络自媒体人六神磊磊进行了一场关于唐诗的跨代际对话。一位是40后学界前辈,一位是80后自媒体达人,虽然两人年龄相差甚远,对唐诗各有心得偏好,却又有共鸣之处,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两人不时引经据典,纵古论今,将唐诗的雄浑与博大、深厚与沉郁一一呈现,让现场观众体会到了诗人温暖的情怀以及唐诗本身的韵律之美。


“长干里”在唐诗中三次被提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里被提及最多的地名是哪里?答案竟然是南京!作为1949年后中国内地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通读过存世的所有唐诗,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博学儒雅的长者形象,在不疾不徐间,将唐诗与南京的渊源娓娓道来。


“南京和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翻开《唐诗三百首》,就会看到很多南京人熟悉的地名,秦淮河、石头城、凤凰台、台城、朱雀桥、乌衣巷等等。南京还有一条普通的里巷叫长干里,在《唐诗三百首》里面出现三次。全唐诗一共305首选入,其中3首写长干里,这个比例实在太惊人。”


莫砺锋认为,南京一直受到诗人的喜爱,与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地处富裕的鱼米之乡,又是历来的帝王之州,在自然和人文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条件,所以这里是产生唐诗名篇的沃土。”


唐诗中写南京,多有怀古之情,或者以地名为背景,写南京的老百姓,充满着生活气息和情感故事。莫砺锋以一首崔颢的《长干行》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情景,秦淮河上船来船往,船头站着一个姑娘,对面来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姑娘主动自报家门,说明她对这个小伙子有意思。而小伙子的回答是——‘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莫砺锋表示,很多人觉得小伙子的回答很木讷,其实并非这样,“‘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言外之意是‘相逢恨晚’,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句展开一系列的对于爱情的联想,这真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南京与唐诗的关系并不止于此。莫砺锋表示,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在梁代最早奠定了“诗”这一文体的格律。他介绍说,历史上,南京是南朝的首都,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涌现了《宋书》作者沈约、《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等文学大家,对后世影响极深。“《文心雕龙》中的《丽辞篇》和《声律篇》是对唐代诗歌艺术进行的前期理论探讨。《丽辞篇》讨论对仗,《声律篇》探讨诗歌写作的读音规律,即平仄两类读音在一首诗中间有规律地交叉出现。”而后来南朝的文人领袖沈约将中国诗歌的格律实现“从无到有”,“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 ,意思是你要写得不好、搭配得不好、读起来不好听,就成为病了。他是从反面来说的,就是你不能怎么写。”


“平仄格律到唐朝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正因为有这些格律,唐诗才有了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可以说唐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实际上是六朝诗歌为它打好的基础。”莫砺锋说。


李白一生四次来到南京


作为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百万次的自媒体号“六神磊磊读唐诗”的创立者,六神磊磊用最时尚的微信语言把唐诗包装一新,将人们印象中那些“一本正经”的诗人们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一次,六神磊磊特意将唐诗和南京相结合,向观众还原了诗仙李白在金陵的经历和心境。


唐代诗人到金陵是什么心情?为何他们到了金陵会发出相似的吟咏?在六神磊磊看来,唐朝诗人对六朝的都城金陵有着深厚的感情,唐朝诗人吟咏六朝,无外乎“怀”“叹”“伤”“恨”四种情绪,但李白则显得与众不同。“李白一生至少有四次来金陵,尽管李白也怀,也叹,也伤,也恨,他在金陵写的诗不脱‘兴亡’二字,但是他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豪迈气,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雄浑气,还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烟火气。”


得意的、雄浑的、潇洒的、失落的,以及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李白似乎在南京历经了生命的悲喜,南京给予他的怀思与乐趣,激发着诗仙为这座城市锦心绣口、不吝珠玉。六神磊磊认为,李白一生的多面,在金陵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凤凰台上的李白怨怅、牢骚,怀才不遇的他感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永王船上的李白幼稚、天真,充满理想主义,所以他写了“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金陵酒肆的李白则温暖、柔情,充满着烟火气息,于是他又写了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六神磊磊说,今世之人读此诗时,李白和朋友们的举杯对饮画面依稀浮现眼前,“我喜欢的便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李白。”


爱李白,还是更爱杜甫?


李白和杜甫,被认为是闪耀在唐代诗坛的两颗巨星,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着“李杜之争”。如果有一张选票,评选最喜爱的诗人,你会投给谁?


“若真有一张选票,我投给杜甫,一个人在人生中经历过一点生活的酸甜苦辣,那时他就会觉得杜甫离我们很近。”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袖人物,莫砺锋倾尽一生心血研究的诗人便是杜甫。在为“偶像”撰写评传时,莫砺锋与杜甫可谓“朝夕相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天晚上,莫砺锋甚至梦见了杜甫,“他清瘦、憔悴、愁容满面,甚至他还和我说了几句话,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遗憾的是,我未能记住梦中杜甫到底说了些什么。”


六神磊磊则感怀说:“若是能穿越回唐朝,我会告诉杜甫,虽然现在你的处境如此,但是不要难过,数千年以后,你的诗为大家吟诵,大家热爱你。”他坦言,自己爱上杜甫,是众多前辈名家引荐的,莫砺锋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读莫砺锋《杜甫评传》时的经历,“这本书中的很多情节,让我热泪盈眶。比如莫老师在书中写道:1973年深秋,我正在地里用镰刀割稻。忽然,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六神磊磊看来,一个破败的茅屋里,一位青年和诗圣杜甫实现了“隔空对话”,这种经历令人动容。“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心境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的悲忧喜乐和我们是相通的,我们为着同样的事情而欢乐、感动,这就是读唐诗的意义。”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 慧 周永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