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当惊喜变成“惊吓”,“盲盒热”还能持续吗?

0
回复
2749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2-3-17 11:15: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这是电影《阿甘正传》里一句经典的台词,而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时下火爆的“盲盒”经济,却也是十分贴切。


    但是,如果充满惊喜的“巧克力”,打开后却变成了“过时”甚至“过期”的巧克力,盲盒经济是不是也要走到尽头了呢?


    盲盒风产生的问题

    自泡泡玛特香港上市之后,盲盒经济兴起,各路商家闻风而动,除最初的玩具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掀起“盲盒风”。

    商家声称产品内容完全随机,范围居然从玩具饰品到电子产品都有;有商家不但不标明品牌厂家,还理直气壮声称“可能存在瑕疵”;甚至还有商家售卖宠物“活体盲盒”,通过快递邮寄,既没有进行卫生检疫,也违反邮政法规,可能涉嫌多项违法。


    于是,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盲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断涌现。

    新华社的警告

    对此,新华社发表相关评论,盲盒可以玩,但要有边界、有底线,不能误入“盲”途。盲盒不是万物皆可“盲”,更不应成为商家利用“售出不退不换”等规则“清库存”的工具。若跟风者一拥而上,沉溺于盲盒消费,由收藏滋生出攀比、炒卖,使得购买盲盒形式大于内容,也会产生很多风险和纠纷。

    而且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出提示,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作“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提醒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


    什么才是规范?

    一方面是商品质量的规范,必须保证商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是“三无产品”,不能以次充好,不能存在各种瑕疵,消费者打开盲盒的惊喜不能变成“惊吓”。

    另一方面是宣传营销的规范,商家不过分炒作盲盒的“限量”概念,不哄抬“限量”款价格,不过度营销、不误导消费者。


    唯有做到监管到位、商家自律和消费者理性,才能为“盲盒”找到最稳妥的打开方式,“盲盒热”才能循着健康发展的轨道继续“火”下去。

    你有没有参与盲盒经济呢?

    结语

    连虚拟世界的交易都已经得到了规范化管理,现实空间里的盲盒没有理由继续游离在监管之外。也只有将盲盒全面纳入监管轨道,才能避免盲盒被持续冠以“智商税”之类的帽子,从而维护商家与消费者的公平交易。



来源:新浪财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