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为了确保和打通国际援华通道,于1942年和1944年两次发起大规模入缅作战,最终从印度和滇西两个方向横扫入侵的日军,取得战略性的最终胜利。
而在日军自己公布的亚洲战场三大“玉碎战”(即参战官兵全部被消灭的战役)分别发生在缅甸密支那和中国滇西的松山及腾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滇西的这两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全歼战中,以贵州子弟兵占主要成分的新编二十八师、一零三师、八十二师、预备二师等军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取得了全歼日军的辉煌战绩。因此,我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自从2006年开始,即坚持不懈每年国庆长假组织志愿者前往滇西慰问抗战老兵,而松山和腾冲这两个曾经发生了惨烈大战的抗战纪念地是必须前往的,回顾历史,拜祭牺牲烈士也是我们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行程。
腾冲国殇墓园
中国远征军在军队组成中,有较多贵州人,这是因为抗战后期的正面战场,中国政府能够有效控制进行征兵的地方仅西南数省,多支远征军部队入缅前也是驻扎在贵州整训并补充兵员,加上原有建制中就有第八军及预备二师等在贵州组建的军队,导致了贵州士兵占有较大比例的客观事实,这在当年记载的贵州向前方输送兵员的文史资料中有迹可循,据抗战历史学者考证,抗日战争期间,贵州共向前线输送兵员七十多万人,共有十一个以贵州将士为主体的陆军师级建制参战,并在多场会战中牺牲巨大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致解放军文史专家、松山战役研究者余戈老师感慨道:“纵观抗战历史,真的是哪里有恶战,哪里就有贵州兵”。
2013年建碑事略
大约是2013年初的一天,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张树昭先生约我见面,他代表民革贵州省委会提出与我慰问团合作,在滇西择地修建一座黔籍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我时任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的团长,又作为民革党员积极从事民革方面组织的抗战文史及统战宣传工作,对这样的倡议当然非常赞同。
很快,由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出函,向滇西某县政府提出了在该县抗战遗址修建纪念碑的建议,该县政府五月回函同意,并请民革贵州省委员会派人前往会商。事情似乎已经确定,只等具体事务的落实。为了尽快筹措建碑资金,慰问团开始进行募捐,很快就获得了七万多元的捐款,随后张树昭副主委率领我们赴滇西某县进行会商,岂料风云突变,该县政府以总体规划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
克服失望沮丧的心态,我向树昭副主委提出在腾冲建碑的建议,2013年9月22日,民革省委会向腾冲县委发出《关于在腾冲县修建“腾冲抗日黔籍阵亡烈士纪念碑”的联系函》(黔民革字[2013187号)文,我们都陷入焦急的等待中。
2013年国庆长假,慰问团第8次前往滇西慰问黔籍抗战老兵,在腾冲开展活动期间,我与腾冲县委统战部的常务副部长和春华取得联系。和春华副部长爽快的答应尽快把我们的想法向县委领导汇报。说实话,当时我虽然是在竭力讲述解释修建纪念碑的意义,但心里对能不能打动腾冲县委的相关领导人是心存疑虑的。
从滇西返回后,我投入到繁忙的公司业务中,一天下午,我正驾车穿行在晴隆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和春华副部长来电,说县委领导专门调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对抗战期间贵州子弟兵在腾冲的牺牲和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协商,已经初步同意我们提出的建碑要求。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激动不已。猛踩油门在崎岖的公路上飞奔。不几天,民革省委会接到腾冲县委《关于在腾冲县修建“腾冲抗日黔籍阵亡烈士纪念碑”的联系函的复函》(【2013】177号)文的文件,文件签发的时间是2013年10月24日。该文件初步同意了我们在腾冲修建黔籍烈士纪念碑的要求,并考虑建碑地址放在腾冲国殇墓园内。当民革社会服务处通知我到办公室协商此事时,我看到大家都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之中。树昭副主委迫不及待的要我尽快联系腾冲县委统战部,以便双方早日进行磋商。
2014年建碑事略
2014年1月22日,大多数人正欢天喜地的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树昭副主委却率领我们急匆匆的飞赴腾冲,腾冲县委领导在百忙中就建碑事宜与我们进行了磋商,和春华副部长带领我们在国殇墓园进行了考察,初步选定了纪念碑的修建位置。回到贵州后,我们都以振奋的心情投入到筹建准备工作中。树昭副主委多次对建碑工作提出指示,我也召集慰问团志愿者会议,逐渐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对于纪念碑的设计,我慰问团善于美工的志愿者杨岳明一直积极的参与,民革推荐年轻的党员设计师郭亮也加入其中,都各自推出自己设计的方案供大家参考,而志愿者企业家徐玉荣则重金制作纪念碑模型供各方直接观看了解纪念碑的设计。
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纪念碑筹建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我们发给腾冲相关部门的文案及设计方案得不到及时回复,这让我们很是担心,期间我征得民革同意,多次独自驾车或者与志愿者同行前往腾冲进行协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月12号,腾冲县委举办盛大的“中国远征军忠魂归国”活动,我与周谦等志愿者代表慰问团参加活动,也一再抢时间与和部长等相关领导交流,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反而听说县委领导否定了让我们在国殇墓园建碑的设想,这让我们忧心忡忡,和春华副部长说是腾冲县委主要领导调整变动造成的暂时问题,一再宽慰我们,让我们耐心等待。参加腾冲“忠魂归国”活动结束后,我驾车携徐德辉、王辅衡先生及陈大雄伉俪同行返筑,在贵州安顺地段的高速公路上发生惊险一幕:时速120公里时越野车右后轮胎突然飞离车体,我勉强维持平衡和方向在高速公路上面慢慢减速,滑行了两百多米才靠边停了下来。
时间飞快流逝,又到了2014年国庆长假,慰问团一年一度的慰问滇西黔籍抗战老兵活动让我们再次来到腾冲,10月3号上午,当我们正在敬老院慰问贵州抗战老兵李华生时,和春华副部长也匆匆赶来,他悄悄让我带了三个志愿者,驱车来到来凤山茶花基地。他告诉我们:经腾冲县委新的领导班子协商,认为黔籍烈士纪念碑放在国殇墓园不太妥当,考虑把纪念碑修建地点改为茶花基地内。据说这里种植的茶花品种数量为世界首位,和春华副部长带领我们来到了花海的中心位置,这里原有一座房子,但已经被拆除,现在成为空地,大致朝向是东偏南一点,和部长说,这块地就是准备批给我们建碑用的,我表示回去后马上向民革领导汇报。
2015年建碑事略
转眼间2015年到来了,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3月5日,腾冲县委再次向民革贵州省委会发出《中共腾冲县委关于修建“腾冲抗日黔籍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联系函》(【2015】27号),正式同意我们在腾冲建碑的请求,并确定纪念碑建在来凤山茶花基地内。 得到这个消息,无论是民革党员还是慰问团志愿者都欢欣鼓舞,纷纷建言献策。3月22号,民革副主委张树昭再次带领我们前往腾冲进行协商,这次随行的人员除我之外,还有民革省委会社会服务处的副处长李剑及章丽丽老师、郭亮等人,我们一下飞机就立即赶赴来凤山,和春华副部长再次带领大家勘察了建碑地点,由腾冲方面推荐的设计师杨恩田也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向我们展示了他初步设计的纪念碑效果图,民革方面的设计师郭亮与他进行了交流,树昭副主委表示满意。
回到贵州,大家都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大家都普遍认同杨恩田老师的设计方案,在树昭副主委的安排下,郭亮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杨恩田老师设计的纪念碑局部进行了调整,3月27号,民革省委会联合我慰问团在省政协会议厅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在这个会议上,民革贵州省委员会王世杰主委向媒体宣布:由民革贵州省委员会与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共同合作,在腾冲县委的支持下,正筹备于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在云南腾冲来凤山修建一座“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被媒体广为传播,民革各支部纷纷掀起为纪念碑捐款的热潮,我们面向社会进行的募捐活动也得以蓬勃开展起来。
后来,我多次联系和部长想确定开工,但和部长却让我们再等一等。大约四五月间,一天和部长来电说建碑工作可以继续推进了,我很高兴,因为自己公司的事务走不开,正好何飞在云南一个名叫镇康的边境县城,我便电话他,委托他跑一趟腾冲,与和部长对接推进工作,何飞爽快的答应了。事后得知,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从镇康到腾冲的山间公路是沿着险峻的怒江逶迤而上,可能要十多个小时的时间,路途并不轻松。和部长与何飞见面后,对纪念碑命名、增加黔籍远征军名录墙及资金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协商,建碑的事情进一步得到落实。
五月中旬,我再次独自驾车前往腾冲,与和部长会商施工队的选择和开工时间,最终选定了一个长期承包石材安装修业务的施工队来承包纪念碑工程。经过紧张的商谈,5月17日下午,在腾冲和顺的一家农家客栈内,我代表慰问团与施工队签订了三方施工协议,而民革的签字和盖章是我回筑后交由树昭副主委签印的。当天晚上,腾冲当地的志愿者们安排聚会为我们建碑之事祝贺。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5月18日上午,施工队购买了一个猪头,还有香烛纸钱及水果糖点之类,来到来凤山茶花基地,以一种民间传统的方式祭告了山神土地,就算是破土动工了。腾冲志愿者刘萍和另外几个当地志愿者,以及滇西抗战博物馆的副馆长伯绍海参加了这个简短的活动,大家都及其虔诚的焚香跪拜。 回到贵阳后,我多次电话催促施工队动工,可是施工队一直迟迟不动,最后告知我是县委通知工程暂停。这段时间内,我们都是心急如焚。听说中央有通知,对各地修建纪念设施有严格的规定,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情的影响,我和树昭副主委都多次电话联系腾冲方面,得到的都是模糊不清的信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我们都非常担心建碑的事情会半途而废。
到了7月上旬,和部长邀请我再赴腾冲商议,这次和部长告诉我:县委决定改变原来的建碑地点,并与我察看了现场。我看到现在确定的建碑位置改在茶花基地入口大门的下方,在来凤山东麓,正好面向贵州。这里原来就是一个休闲的广场,除了周围茂盛的茶花林外,广场侧面花棚架上,美丽的三角梅正在怒放,可以说是一片美丽的花海,对于这个新的地址,我个人非常满意,电话与树昭副主委及团队其他人商议,大家也认为时间紧迫,应尽早动工为宜。 按照设计方案,我们除了修建纪念碑外,还要在侧面修建一座“中国远征军黔籍参战将士名录墙”,在7月7日卢沟桥事件纪念日的当天,民革贵州省委会联合慰问团发布《英名永存流芳千古关于收集中国远征军黔籍参战将士名录的通知》,面向全社会广泛收集贵州籍参战将士名单,同时募捐工作及纪念碑文字征集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对于纪念碑的命名,当时有多个提议,大致囊括为三种。第一种:纪念碑建在腾冲县城,应该体现腾冲战役黔籍阵亡将士的不朽功绩,所以纪念碑应该定名为“腾冲战役黔籍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二种:纪念碑的纪念意义再宽广很多,可以命名为“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黔籍阵亡烈士纪念碑”或者“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第三种:干脆所有参加远征军的黔籍将士都纪念,不区分阵亡还是健在,所以碑名应该是“中国远征军黔籍参战将士纪念碑”。最后经过多次协商,定名为“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
黔籍远征军纪念碑
在我们远程联系下,施工队重新搞了一个动土的民间仪式,然后开始施工,由腾冲志愿者王立强、刘萍等人每天到工地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但我们感觉缓慢。
7月22日,我和何飞携香港志愿者李静以及两位台湾慈济会的女士共同驾车前往腾冲,途中经过晴隆高速路段,又发生了惊险一幕:中午时分大家都昏昏欲睡,何飞因为长途驾车很疲劳,车辆失控前车轮胎触碰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带爆胎,车辆剧烈颠簸,何飞紧勒方向盘靠边停靠才避免了更大的翻车事故。在腾冲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就许多细节问题与和部长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让我敬佩的是和部长广博的文化修养,他除了能够用梵文唱诵《大悲咒》《金刚经》外,还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和李静聊天(李静长期侨居美国)。
这时候纪念碑修建的社会关注度不断增长。8月7号,民革贵州省委会在贵阳举办“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图片展”,这个展览是民革章丽丽老师大力策划的,为期几天的展览,参观人数很多,我们组织志愿者利用这个机会为纪念碑宣传募捐,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为筹集修建纪念碑资金,六盘水志愿者团队牵头组织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不仅邀请了健在老兵到场,还在演出过程中举行了捐款仪式,收到了爱心人士和爱心团队捐款19万元,占收到的总捐款数20%以上。
这时候,腾冲进入雨季,施工进度很慢,同时很多工程细节及质量急迫需要我们把控,在这种情况下,何飞与周谦两位志愿者放下自身的工作,前往腾冲进行监督,风吹日晒一个月,极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益。黔籍远征军名录的收集工作,先是由慰问团志愿者卢云和唐观负责,后来移交给何飞继续收集。当何飞到了腾冲主持纪念碑及名录墙的工作,更是兼任纪念碑文案的文章、对联甄选,并严格把控远征军名单的真伪鉴别,所以何飞和周谦在腾冲的工作非常繁忙。
此前我们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纪念碑的铭文、对联等,收集了不少佳作,现在纪念碑文案进入到决定阶段,腾冲市委邀请了腾冲文联的刘正龙老先生帮助把关纪念碑的文字工作,老先生长期从事滇西抗战历史文案工作,具有丰厚的文字功底,经刘正龙老先生精心甄选和完善,由民革张树昭副主委撰写的铭文脱颖而出,而李刚、何飞两人撰写的对联,也正式确定被采用。
眼看纪念碑完工揭幕日期越来越近,我于9月11日约了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副会长徐德辉先生以及资深志愿者熊承科一道驾车前往,徐德辉先生多次参加慰问团各项活动,在纪念碑宣传募捐方面代表清华大学校友会积极参与,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非常到位。9月12日中午赶到腾冲来凤山,纪念碑主体还在紧张施工,吊车正在组装纪念碑各部位的石雕件,胡子拉碴的何飞和周谦被高原的烈日晒得黑炭一般,当他们爽朗一笑,白牙齿显得分外引人注目。
这次纪念碑竣工揭牌仪式,民革由张树昭副主委带队飞赴腾冲,已经提前一天到达。慰问团则是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团参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由于有了较为充足的经费,还可以为志愿者报销部分路费和住宿费,这是慰问团开展活动中少有的情况。我们确定了十几位志愿者从贵州赴腾冲,这两天已经陆陆续续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抵达腾冲,凡到达的志愿者,全都在来凤山建设工地积极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9月13日下午,纪念碑主体基本安装完毕,我们的志愿者们在工地打扫卫生,清洗纪念碑,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天色还未揭晓,又急匆匆的赶到纪念碑前,用毛笔细心的为纪念碑的字体和徽章填色。
9月14日是腾冲收复71周年纪念日,腾冲县委县政府已经早早策划了多场大型的纪念活动,其中就包含纪念碑的完工祭奠仪式。由于大家的努力,当阳光照射到茶花基地树林时,刚竣工的纪念碑及广场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水渍未干的碑体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早上九时许,“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揭幕仪式由民革贵州省委会办公室的文西屏处长主持,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张树昭副主委、腾冲市委统战部和春华副部长、民革黔西南州工委黄榜泉主委及我代表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共同揭幕,张树昭副主委,和春华副部长等人分别讲话,慰问团志愿者曾达敏先生也临时安排了发言。
揭幕仪式结束后,大家来到相距不远的来凤寺,一场盛大的为中国远征军黔籍殉国将士招魂的法事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数百位善男信女和我们的志愿者合十敬立,法事活动由中天寺住持常周法师主持,从多处寺庙请来的近百位高僧操持新置办的法器在来凤寺大雄宝殿唱诵佛经,我手捧一个法器盘跪在佛像前,以无比虔诚的心情祈求在惨烈的远征大战中,为国牺牲而四处飘荡的我黔籍将士的忠魂归来。
我们列队出发了,近百位高僧手持法伞法杖法铃佛珠走在最前面,我手捧法器盘与十几位志愿者走在中间,数百位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走在后面,浩浩荡荡的人群口诵佛号,缓缓前行,风云变幻的天空时不时洒下一点点恰到好处的雨雾,既不会打湿我们的衣物,又给我们带来一点点凉意。
队伍来到“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前,在这里,又一场安魄的法事活动接着举行,梵音缭绕,志愿者们一个接一个轮流敬香,共同祝愿:曾经四处飘荡的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的魂魄,从今不再游荡,以后就归附在庄严的纪念碑内,从此安心享受一代代国人的崇敬和祭祀。
时当正午,当常周法师宣布为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举行的招魂安魄活动结束时,就在纪念碑周围,天空忽然飘下一阵太阳雨,粗大的雨点扑朔洒落。我凝神注视,只见这阵仅仅持续了十来秒钟的雨点滴落在纹理状的深灰色火山岩石板上,形成一朵朵墨色的花蕾,恰如一簇簇高洁的梅花正含苞欲放。我含泪冥思:这幅水墨画是无数烈士的在天之灵用鲜血绘成的英雄画卷篇章。
香港志愿者李静在事前就已经捐赠了15000元作为法事活动的开支,但由于腾冲人民和宗教界人士的支持,这么大型的招魂安魄活动及几百人的早中餐,仅仅花费了几千元。
9月15日,志愿者们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回贵州。我离开前来到来凤山,准备为纪念碑拍一些资料照片。这时候,我看见伍慧明等志愿者离开腾冲前也不约而同的来到纪念碑前,大家重新打扫广场,擦拭纪念碑,清理花篮后浇水,并带来家乡的美酒祭奠烈士。我眼含热泪看着大家的劳作:谢谢所有为了纪念碑的成功修建而努力付出的人们,五千年华夏民族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后记
返回贵阳后,因为纪念碑还有一些需要消缺及后补的工作继续施工,熊承科和刘鑫柱两位年过半百的志愿者,又自告奋勇的前往腾冲继续监督后续工程的进行,我们计划在国庆节前彻底完工,以便我们的第十次滇西慰问抗战老兵活动能够更好的组织大家拜祭。
当近两百名志愿者10月3号再次来到纪念碑前时,在这里监督施工近半个月的老志愿者熊承科和刘鑫柱身穿汗迹斑斑的短袖衣服前来迎接我们,施工队的工人正在最后打扫卫生,纪念碑台前一个拜祭用的石制条案桌已经安装完毕,可以摆放我们祭祀的用品;中国远征军黔籍参战将士名录墙的墙顶上面已经如期安装了石制的挑檐,可以为名录墙遮风挡雨;在纪念碑后侧面,一块附属的、记叙了建碑经过及参与单位人员名单的“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落成铭”的纪实碑已经建好,能够向前来拜祭英雄的人们讲述纪念碑的来历和建造的时间。而由慰问团向腾冲人民敬赠的十几张刻有“祖国繁荣昌盛,腾冲幸福吉祥”的石制长条靠背椅也已经安装在腾冲各地的主要景区和休闲区内。
我们来了,带来故里的甘醇,陪伴你来了。千里迢迢来自家乡的亲人们在“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前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无数思念的菊花簇拥在纪念碑前,旁边的三角梅正竞相怒放。
长歌当哭,泪流成河。我们匍匐在纪念碑前,试图温暖英雄们已经冰冷如岩的身体:安息吧,我的亲人,我的至亲的人啊!
来源:贵州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