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作家鲍坚的长篇现实主义作品《俯仰之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在书中,鲍坚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历,着眼公务员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针对这一群体面对的社会现实,以机关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这三条脉络,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某国家部委机关正气与邪气的碰撞、真改革与假改革的较量以及十八大后我国全新的变化与进步,展开了一幅从机关到市井、从都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图卷。 《俯仰之间》延续了鲍坚的上一部作品《庙堂之忧》中对于坚守初心、坚守责任意识的书写。《庙堂之忧》书写的是北宋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心系家国、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面貌,高度赞扬了范仲淹坚守士大夫百折不挠的责任意识和“先忧后乐”的精神品质;在《俯仰之间》一书中,鲍坚通过主人公辛平的经历,在描述公务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委屈、失望、哀愁的同时,更展现了公务员队伍整体上所具备的坚忍、坚持、坚信、坚守的品质和共产党员的党性意识。 全景式展现公务员生活 《俯仰之间》是一部篇幅长达二十余万字的现实主义力作,同时也是一部以公务员为主要人物,着眼公务员群体生活的小说。作为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俯仰之间》具备了真实性和典型性。主人公辛平担任国家某部委副司长,在新任部长的高度信任下主持大数据管理系统“风云项目”的搭建。然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他发现事情远非他想象中那么简单。辛平因为工作给自己带来了麻烦、陷入了困境,他对此有犹豫、彷徨,最终坦然、坚定,解决麻烦、走出困境。 工作的主线之外,鲍坚还穿插了种种细致的生活描写,这些描写也是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公务员在繁忙公务之余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真实展现。辛平面对的是现实中很多人同样在面对的问题:如何平衡家中的婆媳关系、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享受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友情另一方面防备利益围猎者们的陷阱,等等。日常生活的描写使包括辛平在内的小说人物饱满立体,也使情节更加贴近读者,从而引发共鸣。《俯仰之间》写公务员,但却不是庸俗的“官场小说”;它让人感受到正气的涌动,同时又不减故事的精彩;它反映公务员的真实状态,既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又有公务员特有的思维方式、语境与表达方式。 又一部强调责任意识的作品 作家和长期在公务员系统任职的双重身份,使鲍坚与一般作家不同,他对于公务员题材更加敏锐,对于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描述和对于公务员群体精神层面的把握更加真实和深刻。他的上一部作品《庙堂之忧》聚焦北宋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责任意识觉醒的背景和历程,通过对范仲淹在仕宦途中“三起三落”而不改忧国忧民的初心、兢兢业业履行好每一件职责的敬业精神的描述,来揭示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品格背后的责任意识。《俯仰之间》着眼于当代公务员队伍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辛平所经历的看似平凡的工作经历和人生境遇,让读者深入了解公务员队伍的状况:其中存在着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甚至是对权力恶性追逐和滥用的现象,但是更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可摧折的责任意识,有着令人敬佩的坚忍、坚持、坚信、坚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当下,如何继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如何继续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是值得每一个党员思考的问题。鲍坚塑造辛平这一人物,在赞扬他坚守初心、坚持原则、抵制不正之风的同时,也是一种激励,不仅激励自己,也激励每一位在公务员岗位或者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的党员,要在新时代继续坚守初心、坚持原则,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来源:中国作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