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高小平|甲青冰川石臼群游记

0
回复
3219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7-8 10:48:0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青冰川石臼群声名鹊起。

    数不尽的历史风霜雨露的年轮,让一地处贵州黔南偏僻一隅的冰川石臼河谷生长出醇厚的意韵,它夹在历史的皱褶里,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它的发现,得力于几位驴友行经此地 ,才揭开了它庐山真面目。

     
    一直以来,心驰神往已久的冰川石臼河谷,可谓魂牵梦绕。终于双休日的机会,几个好友自驾前往此地。一行人检查好装备,驾车从都匀出发前往平塘县。经厦蓉高速在都匀转贵新高速在墨冲站下,沿老路经平塘县城,稍事休整。车辆又继续向南行驶,一路上左侧流淌着平塘河,峡谷幽深,水色清澈。行进了两个多小时,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一路飞奔前行。大山深处,羊肠小道,有时仅能容得下一辆汽车行走,蜿蜒曲折中让人心惊胆颤,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曲径通幽,在悬崖和深谷中跳跃。全车的人已经无暇顾忌四周的山色美景,紧紧抓住手吧,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弄出一点动静,导致不堪后果的局面。车在磨镜村右转7公里到达甲青村,在村委会旁右转去干河村。在惊讶和恐惧中,车辆来到了一座大山的底部。一转弯,一个三面绝壁的盲谷呈现,道路径自通向大山底部。眼前一座溶洞横亘在面前。洞口的上端,犬牙交错,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洞口的下端,一条狭窄的路面穿洞而过。车辆行驶而过,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好似整个洞口将把车辆咀嚼碎花,让人不寒而栗。洞内并不黑暗,原来这个穿洞只有二十米左右,出洞也是一个盲谷,大山两侧的盲谷与穿洞的形状就好像古代的一种钱币。车辆驶出洞口,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一行人下了车,仔细的打量这个溶洞,走进洞内,一座木板房矗立在那,房屋已经有些破败,屋里悠悠的飘起一些炊烟,走近一看,却没有发现人影。也不知道主人家到哪儿去啦。屋外还有一个烧炭的窑炉,但是已经灰尘遍布,看来是很久没有人使用了。溶洞的另一壁,还有一个洞口,一行人只站在洞口看了看,没敢往里前进。仰看这个溶洞,是挺大的,给人一种震撼感。而车行的地方却很狭小,大车是无法通过的。就在这个溶洞中还有人居,环境如此恶劣,也只能感叹人的生存能力是多么强大。


    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在人工的努力下,天堑变通途。深邃的山谷,迎来了新的景象。车子继续向前行驶,进入了干河村。车辆穿过村中一条小道,爬上山顶,一块大的泥土停车场展现在眼前。这个依坡而建的小山村,十几户人家,星罗棋布的排列。木板房为主,也有少许的砖墙房。整个小村子,古朴而祥和,鸡犬相鸣,悠然自得。


    一行人下车来 ,当村里的人们知道我们要去冰河谷,热情而好客的给我们指路。沿着老乡们所指的沙土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的从山顶往山下走,走了十几分钟,远远的就看见一条很宽的河床,大家尖叫起来,终于来到了干涸的河床。映入眼帘的是堆积的河沙遍布,再往前行, 抬眼望去,乱石穿空。望着重峦叠嶂的岩石,刀削斧锉,怪石嶙峋,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震撼。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你们应该再往里面走,里面的景色才更加好看。”顺着声音看去,一位老人蜷缩着身子,肩膀上抗着一捆柴。上前去与老人搭话,“老人家,你老高寿?”老人道,“七十有八。”“这个冰河谷在?”老人答到,‘前面十里。’‘有多大呢?’“七八里路是走不完的。”老人捧起旱烟,慢腾腾的答应。“这有两条路,一条顺着这个河谷往前走,但是比较难走。另一条路就是顺着这个河谷的山崖,从山顶过去。”“谢谢啦老人家。”我们讨论了一下,一部份人从河谷中走,另一部分人翻越山顶。


    从河谷中走的,沙滩路面夹杂着岩石,步履艰难,历尽艰辛,河谷的两岸是悬崖的峭壁,行走其间,幽深恐怖,让人毛骨悚然。看到这个样子,领队为了活跃气氛,带头唱起歌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在歌声中大家似乎解脱了那种恐惧之感,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也开始有了心情观看四周的景色,看着这奇山奇石大家不禁感慨,大自然的平等待物。也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时间,整个人感觉到疲惫不堪。就在大家气喘嘘嘘的感到绝望的时候,前方传来了声音,“快看,冰河,”这声音是翻越山顶的人们发出的。一下子大伙儿都卯足了劲,朝着前方飞奔而去。河床中无一点水了,到处是沙滩,不远就出现了满目的白色岩石,光滑无比,形状奇特,有的圆润,有的狰狞,千奇百怪。满眼望去,一条河道白色的岩石遍布,爬上岩石,呈现出大大小小的冰臼,这么多的冰臼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资料显示,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冰球,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表面在温度的作用下,融化成水,水流顺着冰裂隙高速旋转向下冲击,形成无坚不摧的“水钻”。“水钻”把冰层下的岩石钻出一个个窟窿,加上水流中的砾石随水流旋转研磨,窟窿就越钻越大、越钻越深,形成口小、肚大、底平的窟窿,这就是冰臼。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驴友来到这个地方,进行户外探险,才揭开了这个藏在深闺的景点。平塘甲青干河冰臼是我国现今发现唯一的喀斯特河谷冰臼群,规模大、分布长、形状奇,但因地处偏僻,发现较晚,至今知道的人不多。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地方还继续保持原始风貌。在这人迹罕至的冰川迹中,始终保持着原始的古朴。没有人为的破坏,更没有人为的雕痕。正是这样才使得这一冰川河谷造就的冰臼群呆在深谷人未识。这一行人在河谷中来回的穿梭,生怕漏掉啦点点滴滴,望着这乱石穿空的冰臼群,每个人都急不可耐的记录着。有雄奇而高大的岩石,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有敦实的岩石如虎踞龙盘,有精巧细致的,更有高大粗矿的,整个冰臼群就如一副画,有刚劲豪放,也有婉约温润,怎么看也看不够。向上观看这一段两侧的陡峭石岩,都是破碎的沉积岩,结构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粘结在一起的岩石,所以更易于崩塌,在河床中到处是崩塌下来的沉积岩,都有两层楼高。继续向下,是一块由岸边岩壁向河床倾斜达三十度的篮球场大小的整石板,石板也很光滑,上面有很大的园洞,也有形状各异的“湖泊”,“湖泊”中还有“小岛”。“湖泊”的边缘下部都被冰块磨削得凹了进去许多。首先这个冰臼群刚刚开始接触你就不得不为他的鬼斧神工所折服,霸气张扬,有如万马奔腾,惊天动地,呈现一种气势恢宏的画卷。   


    平塘甲青冰川峡谷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常年有水,北段干涸无水,因而被称为干河。干河河谷起点为者密镇甲拉村干河组地下出水洞口,至摆茹镇甲茶燕子洞长10多公里,其中干河组段7公里河谷为无水的干河谷。在干河谷的河床上遍布着数以万计的酷似古冰川遗迹大小冰臼,大到6.6米、深5米,小到1厘米左右。河床上还散落若干的“冰川漂砾”,整个河床就像万马奔腾的“冰石河”,在常年干涸的北段,河床上满是数以万计、千姿百态、神态各异的白色冰臼奇观,极为壮观。经专家考察后鉴定为古代冰川形成的冰臼。在远古时期,这里的上游积存着大量的冰雪,每年夏季冰开始部分融化,坚硬的冰块在流水的驱使下,在河沟中横冲直闯,遇到阻挡的石块,就在石块间旋转,冲击,天长日久就把石块研磨得十分光滑圆润,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站在这天造地设的奇观面前,人的整个内心都深感震撼,大自然的天工巧夺,让游人目不暇接。相机、手机咔擦咔擦不停的拍照,记住这美好的瞬间,更记录这精彩的画面。有人藏在冰臼洞里,来一个特写。也有人俯身趴在那就冰臼群上,贪婪的拥抱冰臼。有的冰臼群像时光隧道,行走其间有穿越的感觉,有的冰臼群像层层的梯田,有的冰臼群像一座座城堡威严的矗立在那儿。有的冰臼群连环相扣,蔚为壮观。触摸冰臼,感悟冰臼,每个人都很兴奋,每个人都有所思,有所悟。置身冰臼群中,一种沧桑和历史厚重扑面而来。冰臼群的发现,是平塘的福音 ,为平塘增添了旅游资源,固然是件好事。它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可以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以成为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使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它将考验当地政府的决策和运用能力。


    走过一片冰臼,它的后面,是一大片的沙滩,行走在沙滩上就如同进入了浩瀚的沙漠,一望无迹,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兴奋之极脱掉鞋,尽情的陶醉在其中。沙滩一侧的岸边,有很高的十分倾斜的沙堆。这是每年夏季洪水季节,铺天盖地的洪水夹裹着生怕漏掉了,每一个点点滴滴。泥沙以非常大的流量及速度向下游流淌,在经过河床转弯时向河岸冲击时留下的,高达十米以上的沙堆及两岸更高处树木上面悬挂的塑料袋,昭示着每年只有十几天的洪水季节时,整个河道是何等的宽大,景象是那么的壮观。河床上还散落若干的“冰川漂砾”,整个河床就像万马奔腾的“冰石河”。每年只在上游河水暴涨时,才有水流经这一河谷,时间一般只在十天左右。那种汹涌澎湃的洪流,以力霸山兮的气势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些被洪水冲刷的岩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得以形成今天的壮观场面。


    当一行人孤寂的行走在冰臼群,一声声鸟叫划破空旷的山谷,凄凉悲怆。河谷中微风吹过,空气中淡淡的清香,若隐若现,藏身于花草树木间。山谷的幽静,让置身其中的一行人,忘记了疲惫,贪婪的吮吸这里的味道。一种原生态的草木释放的清香剂,迷醉了孤独而失落的布丁。寻一方石地,细细品读大大小小的冰臼,找下灵魂的归处。品到尽兴,冰臼如跳动的音符,占据狂想的大脑,使人身心怡悦,视线不由模糊起来。清清的山风,吹动的树叶沙沙响,鸟儿的歌唱随着这风声,空谷幽长。洁白的岩石,幽静的河谷,眼前这境地,洗去了愁闷的孤寂,人一下子变得超脱起来,卯足了劲,朝着深邃的河谷走去,在这样幽雅古朴的冰臼群里,闲庭信步、一切都变得静逸如诗。此刻,只想放任思绪在远去的光阴里涉,体味此时文人的心境,追求内心的从容与安宁。


    宽广的冰石臼群,姿态各异,让观者流连忘返,冰臼观其行,洁白如玉,审其质,坚硬无比,千年的风霜雨雪吹打,才有了今天的美轮美奂。望着这一望无迹的冰川世纪,感受岁月沧桑的变化,一种苍劲的力量深入骨髓。


    在岁月的雨水冲刷的巨石的面前,人显得那么的渺小,巨石阵的雄壮和人类的柔弱形成较大的反差。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我们人类应当恪守的准则。


    冰臼群一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干河村,找到一户老乡家,请老乡为我们做一点菜饭。老乡很热情的招呼我们,为我们沏茶倒水,然后就开始去厨房生火做饭。不一会儿的功夫,小院主人摆上了丰盛的宴席,清炖土鸭、黄焖猪脚、清炒野菜、红烧豆腐、凉拌萝卜丝、醋泡蒜头蒜苔,让人垂涎欲滴的蘸水,农家饭菜香,每个人都吃得酣畅淋漓,农村自家酿造的米酒,更是让人欲罢不能。那种大碗吃酒大块吃肉的感觉,让人飘然欲仙。这时农家老乡端起酒杯唱起酒歌前来敬酒,一曲一碗酒,歌声伴着酒香,引得众人好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依依惜别,领队把饭菜钱交给了老乡,再次对盛情款待表示感谢。告别了老乡,车辆启动返程,夜幕中,车辆穿梭在乡间小道,灯光和夜幕相结合,山道的弯曲,车灯光穿过树林,照的前方星星点点。弯弯的月亮高挂天空,大山深处月光灯光交织在一起,是月光还是灯光照亮了前方的路。汽车的音响中播放着《回家》的曲子,不知不觉思家心切,让人有点急不可耐,归途是那么的漫长,能够回到家真好!


作者简介:


高小平.jpg


  高小平:都匀二中高级教师。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坚持文学创作多年,作品见诸于《贵州政协报》《黔南日报》《黔东南日报》《夜郎文学》《剑江潮》《今日都匀》等报刊杂志。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