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沙滩,我肯定是此行作家中所知甚少的一个。未出发前我即打定主意,多听少说,感知即可。所以,9月16日我们走进黎庶昌故居时,我或跟随讲解员,或悄然停留,目睹展示柜珍贵的书籍及墙上令人触动的影像资料,肃然生敬。
那些玻璃柜好似另有洞府,《遵义府志》《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诗钞笺注》《韵学源流》等书籍,它们披着若有还无的蝉翼席地而坐……惯用抽象思维活过当下的我,除了景仰与尽可能地贴近,目力功用自是过于微渺了。所感佩的均发乎于心,“它们从何而来?”——沙滩文化在黎、莫、郑三家的护持推近中声名远播。
看到墙上挂着的“沙滩黎氏世系简表” “黎庶昌家庭关系表”,从黎氏入黔始祖黎朝邦开始,谱系脉络一目了然,这自然是归功于黎氏家族对文化与教育的重视,文脉传承,其来有自。
见黎庶昌小妾赵曼娟画像时,我多驻足了些时候,画像中她的服饰基调,有些像我们布依族人的服饰,我们布依族对颜色的偏好,尚黑、崇青蓝,我们那边的妇女至今仍穿青布缝制的衣裳。由此,我感慨的却是,一百多年前我们村是什么样子?近来我对“百年”一词憧憬无比,并多次暗忖,一有空便回去待几天,多走走,多问问。
黎庶昌院落的那座石质花台,它的四面雕上渔樵耕读图案,仿佛诵读之声仍在院内传开,那条被雨水浸蚀的小犬或是小猫,仍伴其主左右。而另外的几幅作品,石面上的人物赶着耕牛、手持渔网、肩担柴禾,一副大道自然的情致。
在黎庶昌故居,我还看到被日本国会图书馆珍藏的黎庶昌手迹影印版,从他的字行里,我似乎窥见了身赴远洋的黎庶昌,我的目光途经字行,绕过他的笔锋,一些影像延绵而来。——舟楫飘零,一袭长衫罩住来自清朝西南地区刚毅的文化人身躯,12岁起他先后师从杨开秀、黎询、郑珍, “为学”到“疑学”,彼时世境,他从认同科举取士,到怀疑并指出科举制度埋没人才之弊端,这果敢之举,同其书法里的笔力般富含正气。清光绪四年,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清朝的政治家、企业家盛宣怀带去了中国的绸缎、瓷器和铜器……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带着同样的好奇面孔朝他们走来,那位黎姓外交官热情地同前来参观的人们攀谈,之后他更是将见闻汇成了《巴黎大会纪略》,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改良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之一的马建忠,恰好在巴黎见证了此次世界博览会盛况……自清光绪二年(1876)始,黎姓外交官在欧洲的五年,游历西欧十国,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情,著成《西洋杂志》一书,成为清代黔北“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最想念的仍是他的家乡沙滩。行至江河,置身海岸,他想念的仍是那唯一的一条乐安江……
在黎庶昌故居,获悉的另一幕无比动人的信息,则来自藤野真子。先是黎庶昌曾为日本汉学家藤野正启作墓志铭。后黎家赵氏夫人去世,藤野之女藤野真子作《清国钦差大臣黎公夫人赵氏墓志铭》,情真意切,情同母女。碑刻现存遵义市禹门沙滩乐安江东岸的子午山南麓。关于藤野真子,在我愣神之际,讲解员好似说了一句,终身未嫁。多么传奇的女子!
我艳羡沙滩,且不说“沙滩文化”这一闻名遐迩的文化现象,单就黎家的谱系支脉黎家后人均了然入怀,即令人钦佩有加。不单是他们黎家人,邻里自然也能够细数他们家的过往。
在前往禹门寺的路上,我同诗人黄鹏兄就山道旁的古树小议树龄,我们自然无法臆测。后来在禹门寺院坝短暂的歇息间,我倒是在网上搜到郑珍的一首诗。深受触动。
霜晓过禹门寺
[清]郑珍
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
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
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
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
我们在另一时空访寺,清人郑珍先生彼时年岁几何,这又是另一番私人化的问询了。一个人怎么可以有那么多问题呢?古树,古寺,古诗,古道……我们行走的哪一条道路不是最古远的道路呢?
当听到同行的作家说郑珍一生都住在家乡,大为惊讶。郑珍一生未有官职,纵观整个晚晴诗坛,“真性情”是他安身立命的姿态,也是促使他成为一代大诗人而渊渟岳峙的原因。其实从一首诗即可感知一位诗人的性情,“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两句干脆利落,直抒胸臆,与此同时我想到了唐人司空曙的句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在禹门寺停留间隙,我的思绪再次回到黎庶昌故居,有几人从他屋前经过,步入禹门寺,聆钟梵,沐清风。他们从容自若的面庞,就适合在沙滩存身,适合在乐安江沙岛抚琴作诗。
下午,在拜谒郑珍、莫友芝墓后,无人注意到,一个青年人的缄默——他躲在一帮作家诗人身侧、身后,他没有告诉我缘由,我也没问,我想说兄弟,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作家诗人们在赞叹沙滩的藏龙卧虎人杰地灵……
是夜,我悄然搜索郑珍的诗歌阅读,其中《偏崖》一诗的命运感与惝恍状——“未到偏崖时,心欲寻别路。既过偏崖时,行行屡回顾”——正如我现今年纪时有触发的敏感心绪。读完,有种“天涯犹有未归人”的感觉。我确知自己已经喜欢上郑珍的诗歌了。
回贵阳数日,我开始翻动贵州人民出版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布依族简史》《布依族文化研究》。一个写作者如何与前人与旧事取得联系,我又能为我的村庄及民族找寻什么?
我的思绪再次回到沙滩。——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
作者简介:
李世成:布依族,1992年生于贵州晴隆。小说散见《文艺报》《清明》《芳草》《青年作家》《黄河文学》《广州文艺》等报刊;诗歌散见《诗刊》《民族文学》《北京文学》《江南诗》《诗选刊》《扬子江》《诗歌月刊》等期刊。
来源:多彩贵州文学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