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重读八十年代》② | 莫言和余华背后的男人

0
回复
4177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7-20 16:00: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朱伟的《重读八十年代》。

昨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作家王蒙和他的主编生涯。不论如何变迁,王蒙始终能从磨砺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还让《人民文学》在文坛闪耀,让一批优秀的作家得以站在台上,让读者看到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文坛。

今天,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重读八十年代》的第二部分:没有什么“作品”的作家李陀。

李陀真的没有作品吗?

王蒙曾经开玩笑说,李陀是“没有一本书的作家”。

当然,这话并不确切,因为李陀早在第一期《人民文学》上就发表了《带五线谱的花环》,年末又发表了《愿你听到这支歌》,可以说起点相当高了。

但是从1978年开始,他突然转向了电影、剧本这个方向,一年后,李陀就被一批作家迅速超越了。

1979年,为了帮助张暖忻拍摄电影,李陀与张暖忻合作写了一篇《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提出“变革电影语言”,要“摆脱戏剧化,更加电影化”。

这种倡导在当时,就像是往水里扔了一颗炸弹,轰动也充满争议。

随后,在1980年初,二人合作的文学剧本《沙鸥》在《十月》上发表,这正是运用了他们变革性的电影语言,二人遵循“摆脱戏剧化,更加电影化”的倡导。

这部作品也成为了《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一次成功实践。电影《沙鸥》的上映,让人们记住了那句“我爱荣誉胜过生命”,让悲剧得到了升华。

886.jpg

朱伟不禁再一次想到,如果李陀没有转向电影,是否能在小说创作的路上走出一片星辉灿烂?

但随即,朱伟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从更广阔的地方去俯瞰李陀的选择,他发现,每个人的道路选择都是合理的。


李陀虽然作品少,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其实也是一种“作品”。


当年,朱伟骑着自己的破自行车穿梭在那些作家的家里时,家住东大桥的李陀就是其中之一。


李陀在作协人缘极好,用朱伟的话说,他家每天都像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莫言、马原,各地来京的编辑都会先去他家拜会,李陀也真的成就了一批作家。


他每天忙得几乎都不是自己的事,他满怀激情地帮助别人,甚至忽略了自己。


世俗来看,他这是“瞎忙”,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做的事没有让他拥有具体的利益所得,但那些事是很多人不屑做,又是很多人都需要的。


所以,我们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月亮与六便士》里说:


“这个世界到处是怪人,他们做事自然不同一般。他想成为的那种人就是和常人不一样,他必须做那种人。


成功取决于你对于生活赋予什么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


我们或许做不了李陀那样的人,但是我们可以摒弃一些世俗的眼光和评价。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也尊重别人的路。尤其要对那些“利他”的人,心存敬意。

从未被“抛弃”的小说


朱伟发现,李陀写小说总会被自己的不满足颠覆,他希望能找到更好的结构,更出众的表达方法,但写小说是不能踌躇的。


1982年李陀努力写了几篇小说,似乎想追赶什么。


他写了《七奶奶》,在文中尝试“京味儿”的写法,他希望能表现出渺小、荒谬的人生才会精彩。


883.jpg

他写了《余光》,里面精确地刻画了某个空间里的氛围,例如他写:“那些依偎在一起的人,走路身子一定是倾斜的”,这种精致写实的叙述在《余光》中有很多。

李陀的《自由落体》在朱伟看来,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是李陀没有给这个故事一个结局,他在书中说: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到。


写完这几部小说后,李陀与冯骥才合编了一本《当代短篇小说43篇》,再后来为了帮张暖忻筹备新电影,李陀彻底离开了写小说。


1985年,文学革命开始,李陀在美国写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1985》。现在回头看,正是有了电影革命,才有了文学革命,而李陀在文学和电影的圈子里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李陀那时牵连着四面八方,“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都是李陀家里的常客。人送昵称“陀爷”。


后来,在1986年李陀担任了《北京文学》的副主编。李陀负责小说方面的“布阵”。他在推陈出新方面谨慎得出人意料,甚至有人觉得李陀上台也不过如此。


但他就是在不慌不忙中,把余华、苏童、莫言和马原之后的一批人推了出来。


那时李陀逢人就推荐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他的支持,让这部作品奠定了位置。


李陀在《北京文学》担任副主编的时候,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帮余华、叶兆言、北村等作家正名。


他发表了《昔日顽童今何在》《雪崩何处》两篇文章,在文中大肆表扬这批作家的作用,帮助他们成长。

892.jpg

就像他写小说时,始终追寻更好的结构和叙述方式一样,他在“圈子”和潮流中,始终是不断甩开他人,摸索前行的。

李陀率先认识到了汪曾祺的重要性,看到了汪曾祺所说的“口语化”的意义。


多年之后,朱伟等人才意识到,李陀对汪曾祺的评价“既跳出了偶是白话文,也跳出了旧式白话文”是特别有先见之明的。


汪曾祺正是用看似散淡的口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化在了其中。


八十年代末,李陀去了美国。后来,他习惯了用美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他关心的东西,又不同了。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作品不多的作家李陀,他虽然自己的作品不多,但是却为推动文学革命、电影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还大力推动了一批优秀作家,走上时代的舞台。


他容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他乐于成就别人,于是,他成了人们口中的“陀爷”,那个连接着四面八方的重磅人物。


明天我们将继续领读《重读八十年代》的第三部分:想把小说做成一个公园的韩少功。


来源:十点人物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