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寒衣加身的季节,想必家乡的板栗也应成熟了。大街小巷支起一口口铁锅,铁锅旁醒目地写着“糖砂板栗”。锅里一个个红褐色的小坚果笑开了口,焕发油光,伴着被糖染黑的粗沙滚动着,哧溜哧溜……出锅后用牛皮纸袋包上,剥开一粒放进嘴里咀嚼,方才一颗整体的果实瞬间化为细沫,贵州人戏称“满口钻”,那味觉与嗅觉带来的快乐,甚是美妙。
出生在农村的我,小时候当然不能经常享受那种美味。很庆幸,我家院子旁有一棵不大的板栗树,每入秋,毛茸茸板栗果球开始惹人注目,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数数比昨日减少没有,这时问祖父最多的问题也是“毛栗熟没有?”,祖父的回答多为“等等吧,等熟透了好吃些”,望着树上一个个毛球,真是度日如年呐。可不仅是我爱吃啊,鸟类和生产队的人也是爱吃的,祖父祖母为人大方,邻近的人来摘,绝不会有半点推辞,加上鸟类的光顾,等到板栗完全成熟时,树上已寥寥无几,所以每年吃到自家板栗的时光,也就仅仅是那一两天。祖父戴着手套、扶着矮木梯,小心翼翼地将毛栗摘下,我就在树下端着小竹框,看着一个个满身带刺的小可爱陆续跳进框中,许久的期待终是落下帷幕。摘回屋后,并不是直接就可享用,还需帮它把外衣脱掉,才得到我们平时在市面上看到的那种一粒一粒的果实。这时,祖母忙着家务,祖父坐在已发黑的矮木凳上,背靠着门框,手里或拿夹钳,或拿火钳,时而用脚掰,时而用手取,而我,则蹲在一旁看着、候着……栗子剥好了,晚饭也熟了。
我们黔北还有一种类似于板栗的野坚果,称之“馅栗”,比板栗体形小一些,如槲树果实般大,通常长在山间的树林里。外公家屋后的树林里就有好几棵高大的馅栗树,常人采采摘不了,大都只有待其自然成熟落下,才能捡得美味。外公家距离我家二里地,上放学也要从他家门前过,所以时不时的都会上去捡点馅栗,捡多捡少全凭运气,并且在捡的时候是舍不得吃的,直到树下被“洗劫一空”、兜里揣满,才开始吃,边吃边赶路,运气好的时候可以一直吃到家里,但不管捡多少,都不会忘留一些到家给祖父母尝尝。
那时外公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家(古音阴平一声ga)祖还在世,那是一个非常和蔼的老太太。她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斜襟上衣,戴顶毛线帽,身材虽矮小瘦弱,牙齿也几乎掉完了,但随时都精神抖擞。她很勤快,八十多岁生活自理,坚持每天下地劳作,这也许是她长寿的秘诀。她很爱笑,格外好客,无论是谁,只要进了院子,她都会热情地奉上笑容前去问候,寒暄之后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吃饭没有?我们煮饭来吃”,说着就要进屋做饭,没有一点虚假之意,在客人离开的时候,家里有好吃的也总会强制性送给客人带走。家祖只有我和表弟两个曾孙,加之我从小表现出的懂事,所以对我疼爱有加。那时候的农村老人存钱是很不容易的,存的都是散碎的零钱,一毛、两毛、五毛,面值一元以上的都很少见。从我有记忆起,家祖每次看见我都会给我一些,少则十几张,多则三四十张,讲究地裹为一卷,用小塑料袋包着,准备给我的时候就对我说“幺,你过来,我给你说个事儿”,说着一只手就上前来拉我衣袖,另外一只手就往我荷包里塞。后来我懂得了老人生活的不容易,父母也经常嘱咐我不能随便要别人的钱,所以之后每次见状我扭头就跑,家祖也是穷追不舍,每次都会撵很远才罢休。
上四年级时的一个晚秋周末,我背着书包来到外公家屋后捡馅栗,见表弟也在家,就叫上他一起,可运气太差,只捡到了几颗,在树下就吃完了。垂头丧气地走下来,准备去看看家祖,巧遇家祖在家,我进门就向她倾述了未捡到馅栗的失落。她说“今天有几批人来捡过了,你现在来肯定捡不到”,接着以让其去找外公为由支走了表弟,然后把我叫到光线很暗的里屋,从柜子上端起一升馅栗,轻声对我说:“悄悄的哟,连续这几天我都去捡的,全部给你留着的,你表弟这儿隔得近,随时都能吃到,你赶忙装书包里,带回去吃”,说着就把书包拖去,把那些馅栗全倒了进去。回到家后第二天下午,书包里的馅栗已经吃了差不多一半,发现里面多了一卷用小塑料袋包着的零钱。
上中学后,更多的时间都在学校,课业繁忙,好像对院旁的板栗不是那么期待了,不知道有谁来摘过,也不知道小鸟又吃了几颗。再没去过外公家屋后捡馅栗,不知道家祖有没有用升装好给我留着,也不知道表弟去没去树下徘徊。念高一的时候家祖去世了,在丧宴上,我看见旁边有几个孩子正吃着馅栗。
作者简介:
杨文韬,1999年出生于贵州湄潭。作品曾刊于《中国当代散曲》《诗词世界》《创作》《贵州诗联》《遵义诗联》《湄江诗词》等。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