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好地后,接下来就是往地里运送农家肥了。
这项农事在我们独孔垄及周边村寨一般称为“背粪”。为何老家人不称它为“运送”呢?估计这个因为“运送”太轻松了,不足以把其中的艰辛表现出来。可以说,“运送”这个词比较现代,可以仰仗的工具先进得多——至少用马车或手推车,离现代文明的距离要近一些,效率也相应高许多。但老家只能用“背粪”这个词来表达,因为沟壑纵横的山地环境和逼仄而九曲回肠的山路决定了“背”这种古老运输方式在老家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 农事“背粪”一般在农历二月初进行。这时候,我们和在院子附近的小山一样的农家肥已发酵而成营养丰富的粪肥,只待我们用我们廉价的力气把它运到那些贫瘠的坡地里。
我们实行全家总动员,男女老幼齐上阵。开始背粪的头天,我们准备了大大小小的背篼和背垫,大人背大背篼,半大人背半大背篼,孩子背小背篼。大人背的粪肥多,走不多远就要在山道上那些没有够高度土坎来歇气的地方喘口气,还要准备一个拐耙子。
除了背粪的运力,还要安排两个人“上粪”。“上粪”的人要用钉耙或锄头先把粪肥挖进大撮箕里,再把撮箕从地上高高举起来,倒进背粪人的背篼里——不能把粪肥倒进别人的衣领里。此举往往需要几十公斤的举重臂力,而且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故而要安排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担当此任。我长到十三岁读初二,至十五岁去读高中了,本不是这项重任的最适合担当者,但家里实在没有其他候选对象,就勉为其难地担当此任,结果常常是把身子骨累得散了架。春耕结束返校读书后,至少一星期浑身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记忆力严重下降。
当我们背粪的队伍行进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山梁之上时,表面上看,其气势蔚为壮观,其实几趟下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已倾尽心力,大汗淋漓,喘气连连。特别是当“背系”勒进我们小孩子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孱弱双肩之时,感觉到那稚嫩的骨头和肌肉已不属于自己,鼓胀的小腿要轻松迈动一步简直是妄想。有时用了背垫,但背垫原是包谷壳制作,垫子虽厚却很硬,结果非但能够抵挡来自背篼的硬度,反而垫子的硬度与背篼的硬度叠加在一起折磨身体,生生把我臀部上方的肌肉磨出一个大包来,十多天后才慢慢消失,而疼痛感却延续了两个多月。
记得一年背粪去离家几公里远的西界河河半坡,跟着队伍才背着粪走了两公里穿过一个寨子,我就觉得身子有些虚脱了,歇气的频率明显地增多了。然而,此处离目的地还需走过一段长长的石旮旯,一段长长的宽不足尺的羊肠小道,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极限了。渐渐地,我就与自己的队伍拉出一段距离来。来到那个叫做石旮旯的地方的时候,我分明听到了自己不均匀的喘气声,分明看到自己的步伐愈加紊乱,心想怕是挺不下去了!想用拐耙顶着背篼脚歇歇,无奈手已不听使唤。等到勉强顶住背篼脚时,拐耙又顶在路的边沿处一块软泥上。结果,我朝后一仰,摔下一丈多高的土坎,顿时失去知觉。等到已把粪肥背到目的地的人回来,才把我从那个令我蒙受羞辱的土窝窝里扶起来,为我把洒落一地的粪肥重新拾进背篼并背上路来,重新把背篼放到我的背上背着。
似乎这一次的摔跟斗经历让我的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整,觉得那重新放到背上去的背篼也不似先前那样沉重了,双腿虽觉疼痛,却不像先前那样迈不开。终于,我以一副抵达终点的胜利者姿态支撑到河半坡的那片能为我们提供不多粮食的瘦地……
每年,当小寨的人们被沉重的背子折磨了一个星期以至十来天而致一个个都精疲力竭之时,老家那片贫瘠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山梁和山谷就堆满了一堆堆黑色的粪肥堆,远远看去,一如一颗颗黑色的琴键缀满沉睡了一冬的土地。这时,我们就很快忘记了体肤之痛,以对秋收金灿灿的十足憧憬,迎来一个满怀信心的春耕。
作者简介: 杨镇江,贵州省大方县人,非在编中学语文教师,从教31年(其中在大方县牛场乡老家中学走教12年),多次获地方政府颁发的高、中考教学质量奖。本职工作之余,偶尔涂鸦,有200余篇各类文学作品发表于《新华网副刊频道》《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文化频道》《西藏日报》《贵阳文史》杂志、《中华手工》杂志、《吉林农业》杂志、《贵州教育报》《毕节日报》《乌蒙新报》等各类媒体,共计近30万字。曾获县市级新闻奖,多彩贵州网和贵阳孔学堂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
来源:微信公众号“触摸土地的温度” 作者:杨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