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贵州作家·微刊|《阡城往事》连载之十五:印刷厂(散文)

0
回复
2415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5-11 14:31: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阡城工作期间,我去得最多的其他单位,不是主管部门教育局,也不是兄弟学校,而是县印刷厂。

    从坑坑洼洼的八一大街左转向南,行二十来米,右手有一铁栅栏,推开进去,右转是个四合院,那里便是县印刷厂。四合院里的四栋木房,临街的东面是办公室,南面是印刷、裁切车间,西面是库房,北面是装订车间。在铁栅栏左边,还有一栋砖混结构平房,那是铅字排版车间。后来,印刷厂改建,推倒临街面办公室那栋木房,盖了一栋五层大楼。厂里在一楼留足办公地方后,将多余的租给了湖南生意人尹老板买电器。二楼是库房,三楼是排版车间,四楼堆放杂物,五楼几乎完全空着。

    我去印刷厂,办理最多的业务是购买作业本和纸张。后来,县文化馆创办的文学季刊《热泉》在那里印刷,而我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就特别关注。加上《热泉》编辑龙潜与我是好友,就常常被他吆喝着一起去印刷厂看版。因此,对《热泉》的印刷流程十分了解。以致后来,龙潜在北京读书期间,把《热泉》的印刷事务委托给了我。

    1994年,我调到县教研室工作后,向教育局领导建议,办一份供小学生阅读的报纸,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读写月报》于是诞生了。时任教育局局长罗登明先生,欣然题写了报名。最初,《读写月报》只有小学版,开设的栏目有“教法研究”、“学法指导”、“阅读指南”、“作文指导”、“作文点评”、“获奖作文”、“优秀作文”等二十多个。第一张报纸印出来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大约是在小学版创刊三年后,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我又主持创办了《读写月报》初中版和高中版。三份报纸的创办,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刊发在《读写月报》的不少学生作文,被省内外多家报刊选载。郑州《中学生作文报》连续几期选载了《读写月报》高中版的学生作文。那位编辑为此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想不到贵州那样一个偏僻的县,竟办出了这么一份好报纸。

    初期《读写月报》的印刷,就在县印刷厂。那时的排版,不像现在电脑这么方便,行距、字号都可以任意调整。版式变化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电脑做不到。而那时,是铅字排版,每版的字数是固定的,多一颗字,多一根线条,都不行。为了不耽误排版,在把稿子交给印刷厂前,得先在划版纸上按文章字数划好版面。但由于标题排版计算不准,常常会多出字来。就因为这,印刷厂排版师傅的电话经常会找到我,说某篇文章字数超了八个或十个。接完电话,我就急匆匆往印刷厂跑。到了印刷厂,找出多字的那篇文章,想方设法将多出的字删减掉。有这么麻烦吗?这样的疑问,我想肯定不会没有。还确实就这么麻烦。因为铅字的大小规格是定型了的,每版的字数,也是固定的,只能少,不能多。

    印刷厂排版车间里面摆着几排木架子,背面用木板钉死,正面用木条做成一个一个方格。每个方格放一个字。字,是铅做的,样子像钉子。因此被叫做字钉。字钉与钉子的不同在于,它的帽子是字,不能用来捶打。它的脚不尖,是四方的,便于固定。每个方格里的字钉数量大概在两百个左右。为方便找字,排版师傅借鉴《新华字典》字典排序方式,在每个方格上方贴着相应的显眼文字,这样拣起字来就容易多了。排版时,排版师傅左手拿着文稿和拣字盒,右手从木架子上的方格里把字钉一颗一颗拣到拣字盒里。之后再拿到操作台上去合成。操作台上放着一块方板,大小跟现在的A4纸差不多。到了操作台边,排版师傅把拣到字盒里的字钉,按照文章内容,拼接在方板上。版排好后,要用麻绳将排好的铅字和铅条捆绑起来,以防散版。一旦散版,就前功尽弃了,得一切重来。

    排版师傅姓黎,单名一个生。黎生个子不高,长得很敦实。他拣字钉的速度非常快,眨眼手上的字盒就装满了。他不光拣字快,还会木刻,《热泉》的封面、封底以及小说的插图,都是他一刀一刀刻下的。就我所知,印刷厂凡是需要特别制作的印件,都出自他的手。工作之余,他还在家中给人刻印章。也有单位找他刻公章,但一定要见了有关证明他才接活。我的那枚藏书章,就是他设计和雕刻的。至今还保存和使用着。

    去印刷厂次数多了,跟黎生就成了朋友。因为《热泉》,他知道了我和龙潜都是写小说的,眼里的羡慕不时就跳了出来。一次,我和龙潜去看《热泉》的排版情况时,他一边埋头干活,一边诺诺地说,我也想学写小说。我和龙潜都有点意外,还是满腔热情地表示了欢迎。那时,我也还是个初学者,只有龙潜在公开刊物发表了作品。知道黎生心中的想法后,再去印刷厂,看版之余,总会问一声黎生,小说写得怎样了?每次他都腼腆地说,快了。我和龙潜是真心希望黎生能拿起笔来跟我们一起闹热闹热的,但心里又都藏在几分担心。毕竟,写小说不像拣字钉。后来的一天,他把一叠稿子交给了龙潜。龙潜阅后找到我说,没想到黎生还真写出了小说。我看后,也大感意外,尽管在结构和细节上需要推敲的地方还不少,但那确实是一篇小说。后几经修改,那篇小说先是在《热泉》上刊出,后来被《山花》采用。小说的篇名和具体发表在《山花》哪一期,由于年代久远,已经记不得了。石阡文学圈内又多了一位文友。我和龙潜都希望他坚持写下去。遗憾的事,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他最终放弃了文学爱好和写作。后来印刷厂解体,他干起了个体,与文学和写作就再没什么联系了。

    排版印刷后的铅字钉,就是废品了。为了节约原材料,印刷厂会将那些散乱的字钉收集起来,送到做字车间去。做字车间里有一台做字机。机器高约一米二三的样子,是生铁铸的,上面有许多机关按钮。机器上有一个地方是用来融化废字钉的。打开电源开关,待机器发热后,做字的张师傅把那些废字钉捡起放入融化器里,很快那些四四方方的字钉,就变成了银光闪闪的沸水。融化了的铅溶液,经过一个暗槽,流进字样压模处,经过压模和冷却,一颗字做就成了。张师傅将做好的字装进字盒,存放在字架上,排版的黎生就可以去拿来用了。

    电脑排版兴起后,印刷厂的老夏意识到铅字排版很有可能会被淘汰。在他的力争下,印刷厂到贵阳购买了电脑排版设备,并派人参加了厂方的培训。那套电脑排版设备,是日本原装进口的,输入文字的显示屏,只有三指来宽,排版显示得外接显示屏。我首次见到那套设备,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新奇的不得了。不相信那东西会排出书版、报子版。老夏看出我的疑惑后,乐呵呵一笑,之后,叫电脑操作员给我演示一下。经电脑操作员在键盘上一番敲打,外接显示屏就把排好的报子版式显示出来了。我顿时瞪大了眼睛。电脑排出的版式,远比铅字字钉排的美观。由于它增减、删除灵活,我不需再用删减文字的方法去适应版面的需要了。也就从那时起,我萌发了买电脑的念头。但高昂的价格,岂是我一个普通教师敢问津的?在电脑早已普及的今天,我家不光有了台式电脑,而且每人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读写月报》在增加初中版和高中版后,原先的单色印刷,改为了双色套印,县印刷厂技术力量有限,不能承接,于是报纸印刷就转到余庆县印刷厂去了。

    与印刷厂有着密切联系的还有一事。我在汤山一小工作期间,推荐了不少学生作文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激发作文兴趣,在成宏才校长的支持下,我编辑了一册口袋书——《汤山一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那本书就是在县印刷厂印的。排版师傅便是黎生。书的大小如巴掌,以便学生存放。故名口袋书。书的封面底色为绿色,意寓生机勃勃。书名烫金,意为熠熠生辉。书中收编了那一阶段所有在外发表的学生作文。书印出来后,老师、学生、家长争相阅读。作为编者,甚是欣慰。

    印刷厂曾经很是辉煌过一段时间。因为县委、政府、各单位以及十八乡镇的信签纸、信封、文件头,还有全县中小学的作业本都在那里印。那时,印刷厂职工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比蜜还甜。然而,随着美都房产的进入,印刷厂所在的那一片区域全被拆迁。那栋印刷厂职工赖以生存的五层大楼,因而轰然倒下。印刷厂就此一蹶不振。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