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贵州作家|​《阡城往事》连载之十九:大关酒厂(散文)

0
回复
2904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6-8 14:17:3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里的诗句,“杜康”,酒也。也有不这么认为的,说“杜康”不是酒,而是指最早的那个酿酒者。至于“杜康”究竟指什么,不是拙文探究的话题。我不喝酒,对酒的知识也知之甚少,但却很早就知道阡城有个大关酒厂,其生产的大关酒以香气浓郁,酿和绵甜,入喉净爽著称。

    据资料记载,迄今为止,贵州省开展的酒类评比共有四届,依次为1963年第一届,1979年第二届,1983年第三届,1986年第四届。阡城大关酒厂生产的大关酒在最后一届评比中,榜上有名,获得铜奖。由此,大关酒进入了贵州名酒行列。

    早先的大关酒厂坐落在阡城郊外的骆驼山下,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叮叮咚咚从山涧欢跳而来,玩耍着游了半圈大关酒厂后,蜿蜒流进了从佛顶山下来的龙川河。从阡城去大关酒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从温塘渡口过河,顺河道而上,行走一段后,爬上一个土坎,踩着窄窄的田埂,前行数百米,再转上通往乡村的石沙公路。顺着公路走十来分钟就到大关酒厂了。另一条路,是从启灵桥过河,左转上公路,一直朝前走,当冒着青烟的高耸烟囱出现在视线里时,大关酒厂就到了。这条路主要是运煤,拉酒的汽车走。大关酒厂的工人多是走温塘渡口那条近道。只在龙川河涨水,河道被淹后,才绕道走公路。

    我第一次去大关酒厂,是去替母亲买酒。那个时候的大关酒非常行销,很难买到。接到母亲的带话,我很是犯愁。不去吧,母亲眼巴巴地盼着;去吧,我又没个熟人,恐难买到。犯愁归犯愁,还必须得去。母亲让我帮她卖酒,不是她喜欢喝酒,而是她在庄镇老家开的米粉店需要酒配摊子。店里有大关酒卖,进出的人就会多一些,生意自然也就好做点。那时,阡城没有公交车,私家车就更不用说了。能有一辆突突响的“弯狗”,就让人羡慕不已了。“弯狗”不是狗,是阡城人对“嘉陵摩托”的别称。嘉陵摩托是重庆一家军工企业的转型产品,构造简单,一根弯型钢管将前后轮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个跟自行车龙头形状、功能差不多的龙头,还有坐垫下的发动机以及带动后轮转动的链条,这几乎就是嘉陵摩托的全部了。由于它弯型的车体很像卧地的狗,为此就被阡城人形象地称为 “弯狗”了。“弯狗”曾风靡一时,是当时阡城有钱人的一种象征。买不起嘉陵摩托的我,去大关酒厂就只能步行了。

    通往大关酒厂的那条公路,到处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乱溅。我去的那天虽然艳阳高照,但却没有感到丝毫愉快,心头像压着块大石头似的,就有些埋怨母亲,卖粉就卖粉,你卖啥子酒吗?

    到了大关酒厂,我谨小慎微地走到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门口问,到哪点买酒?里面的男人抬头瞄了我一眼,预定没有?我说没有。那人就把头埋下去了,再没理我。我沮丧到了极点,灰溜溜地朝酒厂大门走去。在快出大门时,我遇到了一位同事的兄弟。我跟他有过一面之交,还算面熟。他问我到酒厂做什么?我吞吞吐吐说了来意。他说,你等等,我去帮你问一下。十来分钟后,他兴冲冲地走来说,帮你弄了一件。我不知道一件是多少,就问,几瓶?十瓶。他的话令我吃惊不小,不是要预定的么,怎么——他大概看出了我的疑虑,压低声音说,是我从国营饭店计划里匀出来的。

    酒带回庄镇后,母亲很是高兴,让我想办法多买点。我婉转把难处给母亲说了后,她沉默半响,说,那就算了。你只管安心教书,家里的事我各人想办法。母亲的宽容与理解,让我既愧疚,又欣慰。就暗暗在心中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然而,父母的养育之恩,岂是一句话能报答得了的?

    真正走进大关酒厂,是我任城关小学教导主任后。一天,五年级年级组长找到我说,他们要组织学生去大关酒厂参观,希望我代表学校领导出个面。我高兴地答应了。

    大关酒厂由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三部分构成。办公区在厂门口左边,是一栋二层楼房。从前面路过,能够清楚听到从里面传出的噼噼啪啪算盘声。走过办公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煤场,里面堆着小山一样的煤堆。煤场正前方是蒸馏塔。蒸馏塔其实不是塔,是一栋五层楼建筑。它主要用于酒精回收,由塔釜、塔节、冷凝器、冷却器、连接管等组成,可将300C——700C的稀酒精蒸馏到900C——950C。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煤场左边摆放着一排铝皮储酒罐,大关酒厂生产的汤山窖、汤山曲酒就装在那里面。而获得贵州名酒称号的大关酒,是不能用铝罐子装的,得用陶瓷瓦缸来装,而且还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储藏间里。因此,不得亲见。煤场右边是发酵和蒸馏车间。发酵车间里的发酵池有十多个,四方形,用青石板砌成,深约一米五六。工人师傅将高粱、玉米等粮食煮熟后,凉到一定的温度,再加入酒曲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蒸馏车间在发酵车间的尽头。一台燃煤锅炉将蒸汽通过专用管道源源不断送进蒸酒灶,约摸一个多小时,清亮的酒就从蒸灶盖上面的管子里流出来了。生活区记得是在生产车间后面,面积很小,就两栋职工居住的木房和一个职工食堂。厂里多数职工都住在城里自家老房子里。

    传说大关酒是根据秘方酿造的,鼻闻香,入口甜,不打头,不刮喉,所以广受消费者亲睐。也有人说大关酒好,主要是因了后山凉风洞的那股水。两种说法真伪虚实难辨,无法确认。但好酒要好水,却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茅台酒异地生产不成功,除了环境气候因素,很大程度上应与水有关。因为,不同地点,不同水源,水质是不一样的。大关酒厂后来扩建,听说就把旧厂用的凉风洞的水引了过去。此说真假不得而知,但足以说明水在酿酒中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扩建的大关酒厂,在离老厂大约千余米的公路边,其厂房是原来的好几倍。还建了气势不凡的办公大楼。由于扩建生产的需要,大关酒厂在全县范围内招收了一百多名新工人。上岗前,厂里对新工人进行了培训。这在阡城是破天荒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厂长更是成了焦点人物。他描绘大关酒厂美好前景的话,使新工人们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那段时间,“我们厂长说”成了新工人的口头禅。我的两个文友,就是在那次扩建中被招进大关酒厂的。自此,他们的命运就跟大关酒厂连在了一起。

    大关酒厂的扩建,很是让阡城人欢欣鼓舞了一阵子,都以为有了这样的大厂,税收会大幅度增加,工资也会跟着增长。而后来的发展,却事与愿违。大关酒厂非但没给阡城人带来利益,还成了阡城工商银行的最大拖累。由于扩建负债太多,销售前景暗淡,大关酒厂已无力还贷,这就使得阡城工商银行一蹶不振,最终导致了破产。阡城于是成了工商银行的滑铁卢。因而时至今日,阡城仍无工商银行身影。

    实话实说,大关酒厂扩建后,与同时扩建的思南乌江酒厂一样,还是兴旺了一段时间的。但由于盲目,那时省内的县级酒厂几乎都在扩建,没有人看到欣欣向荣表象下的暗流涌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扩建的县级酒厂全部陷入绝境。大关酒厂停产后,靠厂吃饭的工人们,有的拿着积压的酒自己去卖,以抵工资;有的迫不得已买断工龄离开了酒厂。只有掌握酿酒关键技术的少数工人被留了下来。但后来都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大关酒厂。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关酒厂大门紧闭,厂区里杂草丛生,人迹聊聊,一幅破败景象。

    县政府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多次到外地招商,希望大关酒厂能重振雄风。招商的结果,是来了好几批客商,多数商谈未果,走了。其中一家外省客商留了下来,接盘继续生产大关酒。遗憾的是,那个接盘客商生产的大关酒,阡城百姓不认可。原因是阡城百姓没有看到厂里烟囱冒烟,没有看到工人进进出出,而冠以大关酒名称的酒,却在市场上销售。他们不知那酒是怎么酿出来的,不敢喝。后来,房地产业进入阡城,大关酒厂就被以置换的方式,给了房地产老板做开发。大关酒厂被搬迁到了阡城下游的荆竹农场,离老大关酒厂越发远了。

    由于没有凉风洞的水,也无传说中掌握大关酒酿造秘方的人参与生产,据喜欢喝酒的朋友说,现在的大关酒虽然品质不错,但喝不出老大关酒厂生产的大关酒那种味儿来。

    作者简介:
林盛青.jpg
    林盛青、男、侗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铜仁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贵州省特级教师,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山花》、《春风》、《绿洲》、《海燕》、《文学世界》、《当代小说》等期刊,公开出版短篇小说集《满目葱郁》、中篇小说集《温暖的玫瑰》、长篇小说《乌江怨》、散文集《阡城往事》、戏剧作品集《戏剧人生》,短篇小说《红伞》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短篇小说《三丫的婚事》获《当代小说》征文特等奖;短篇小说《赶羊》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一等奖;花灯剧《严寅亮与“颐和园”》(合著)获贵州省首届专业文艺奖剧本类一等奖、贵州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三等奖、市首届文学评奖大剧本奖;《乌江怨》、《白云深处》(无场次话剧)获市文学评奖二等奖;小品《小店情》、《特殊礼品》等获市戏剧创作一等奖;著有长篇小说《浮华校园》、《女房开老板》、《庄镇》。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