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母亲就会打电话来问:“高堡村的范三妹问你今年还要不要鸭蛋?”“要呢!给我准备二十双。”我干脆的回答。乡里人卖蛋从不说个,都是双,一双两枚,潜意识里凡事物种成双成对才能讨得口彩,沾得喜利。
找出空瓮放水洗净,瓮是白泥土陶,还是结婚时从娘家带来,幼时母亲用她腌菜、腌蛋,一年四季满满实实,没菜的日子打开盖子从里面掏出酸萝卜、酸豇豆……切碎炒蒜苗就是一盘让人垂涎欲滴好菜。春后,母亲又会买来一筐的鸭蛋洗净、沥水、晾干,把空了的瓮冲洗干净,再用凉白开水涮一遍,母亲说泡鸭蛋不能沾生水,否则泡出的鸭蛋会“生花”,幼时不懂,只想鸭蛋开花岂不是更好看好吃。 放在阳台晒日光浴的鸭蛋排列整齐,一个个挺着圆滚肚皮,身上沾满粗盐,天青色的薄壳里面正悄然焕发变化。母亲说,鸭蛋先滚上盐用阳光晒上两天里面才会出油。上好的鸭蛋必须是红油渍心,菜刀切开,“吱”的一声就会冒出红油,尝口不咸不淡,一个蛋可下两碗刚出锅软软糯糯的白饭。 母亲勤劳持家,在年少的自己记忆深处留下各种印记,或多或少影响我的生活习惯。结婚后,我开始试着学习做各种传统吃食,腌鸭蛋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其中一件,既是为平时配食小菜,也为端午包粽子提前准备。每年端午来临前夕,母亲会带着我去乡下采苇叶,一只手牵着我,一只手提着竹篮子,顺着老家弯曲的沟渠蜿蜒前行,绿油油的苇叶排山倒海般的倾洒,中间夹杂着其它野草野花,旁边田地里一米高的苞谷长势喜人,淘气的自己跟在母亲后面像模像样的扯上一些苇叶,间或用小脚尖试探地去拔弄沟渠里清水,惊得水黾惊惶四逃。竹篮里的苇叶压了又压,母亲说家里人丁兴旺,邻里相亲,包得粽子要多分食几家亲戚周边,苇叶必须多采摘,大的作底托盛糯米,小的为盖密封。摘完苇叶,母女俩又上山觅艾蒿,整棵的艾蒿插在门上,传统说法可以避邪,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 采好的苇叶带回家,我的任务就是一张张用清水洗净,再拿一块毛巾擦拭干,母亲忙碌而条理分明的准备着其它工序,前一晚浸泡软的糯米溧水放入盆中,旁边一个个洋瓷盆里分别放着咸蛋黄、腌肉、蜜枣、绿豆,包的时候只消分门别类的放入糯米里,就是甜口与咸口之分。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属“籺”的一种,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古人以柊叶、箬叶或菰芦叶包裹稻米(或黍)煮成,尖角,如心之形,曰糉(粽)。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粽子有甜口、咸口和青水粽之分。母亲喜欢青水粽,就是未加任何添味的白粽,煮熟放于盘里,三角形的白粽洁白晶莹,品相最美的,用炒熟磨细的黄豆面沾来吃,别是一番滋味。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放了腌肉与咸蛋黄的粽子,被腌汁沾染过的粽子一剥开,围着内陷一圈的糯米全部变成了褐色,轻轻咬一口,有糯米的香,肉汁的咸鲜,蛋黄沙软质突出,腌肉软糯可口,食下去,整个人都是被充实的幸福。 中国粽子出名的莫过于浙江嘉兴粽,记小时看《鹿鼎记》,韦小宝被人差使去买粽子时,看到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总在粽角之中挤些米粒出来,尝上一尝。每每看到此处,自己也觉口生甘涎,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嗓子吸溜出声。母亲包粽是家里端午节前头等大事,浸泡一夜的糯米吃透水份涨得白白胖胖,用竹蔑筐沥干水,马扎凳倒立放置,上面拴着捆粽子用的粽叶子丝、白绵线、黑棉线,全为了煮粽时能区分开不同口味。我最喜欢看母亲包粽子时的场景,两张宽大的苇叶平行叠好,手掌轻轻一转就旋成漏斗状,糯米装进去后还要用筷子在里面插上几下,为了让米粒之间能更加贴实,封口处留半分高的位置方便盖上捆扎。 煮粽子是一件煎熬而幸福的事情,因为外面被苇衣裹缚,紧密挤扎一起的糯米要熟透是需要长时间的等待,炉子下面的火旺盛地绽放,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渐渐地,苇叶的清香混合着糯米、肉香在空气里弥漫,我的肚子也跟着开水咕噜咕噜地叫唤。时间就像最好的魔术师,一个青绿色的粽子慢慢变得颜色沉淀转为黄绿时就表示已经熟透。煮熟的棕子总会有那么几个因为捆扎不紧而松散,被水浸过的棕子并不太好吃,但若拿白糖滚上几滚,粗糙的小颗粒混合着软湿的糯米,在舌尖绽放,细嚼出另一番风味。包棕、煮棕,想来整个过程漫长如人生,有些美正是有屏心静气等待,会看到一株花的盛开,一滴露珠的形成,但也许,会错过了一道风景,但正如人们常说,关上了一扇门,却推开了一扇窗,另一头,谁知道又有怎样地美妙等待着你。 母亲会把每种口味都分上几份,奶奶喜欢吃甜品,红枣味的要多放;伯母口味重,喜欢食咸食,多放几个蛋黄肉棕;隔壁罗婆婆喜欢原味,送青水棕感谢她经常在父母忙碌时帮着照顾我们姐妹……一大锅棕子被分成好多份,晚上就是我们陪同母亲走亲窜户的时候,这时候棕子成了感情的系带,在一来一往中增加了情谊。“树高万丈莫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本”,知礼节、懂感恩,良好的传统习俗不能丢弃,母亲总是通过一言一行来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晃就是二十几年过去,当年懵懂贪吃的小女孩长大后也当上母亲,幼时的习惯像深刻在身体里的烙印,与血液骨骼混合怎么也忘不了,逢年过节,我会像当年母亲那般,带着女儿在忙忙碌碌中准备着节物,通过言传身教将传统文化授于幼女便是好的教育。 作者简介:
程永珺,女,土家族,80后,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凤冈县政协委员,凤冈县作协副主席,现居贵州省凤冈县,有诗歌、散文先后在《人民日报》《贵州作家》《贵州日报》《遵义日报》《新蕾SORTY》等刊发。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