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贵州作家·微刊|影山翁奇(散文)

0
回复
2639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8-4 15:23:0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层层叠叠的茶山,被夏日的阳光,照耀得青翠欲滴。山脚下,就是独山县影山镇的翁奇村。

    翁奇村,是一个充满传奇、文化厚重和民族风情浓郁的布依族村寨。“翁”为老, “奇”为好。布依语“翁奇”,就是养老的好地方。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森林乡村,是全省乡村旅游的重点村。

    这个村,98%是杨姓。据说是宋朝杨家将六郎杨延昭的后人,迄今还有一个叫杨六郎的村民组。这里,群山怀抱,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最具代表的是西南巨儒莫友芝和清未四品官杨维藩。这一文一武的乡贤,使这深山谷地名声远播。这真是一个净心福地,令人流连。现已打造成了著名的净心谷旅游景区。景区内,设施完善,景点众多。其儒学园最具文化内涵,主要由奎文阁、影山草堂、友芝书院、杨氏宗祠、大成殿、老戏楼、夫子楼、乡贤园、杨府、莫府、万府、字葬塔组成,是我国儒教标志性建筑群。到此一游,不仅使人心身愉悦,还能了解到中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置身其中,能真切的感受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交通便利,离县城18公里,离高速路匝道口仅一公里,210国道纵贯全境。依山而建的布依村寨,不仅成了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增添了人气。每当春暖花开季节,这里游客如织。

    接到省作协关于乡村旅游重点村采访的通知,我便从炎热难耐的重庆赶到了凉爽宜人的影山镇翁奇村。当我踏上这片净土,就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儒学文化所吸引。

    穿过布依寨,走过风雨桥,便到了青山脚下的奎文阁,这是景区重要的建筑。四周松柏苍翠,竹影婆娑,几声鸟鸣,更显幽静。院内两颗大桂花树枝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门前的香炉里,还燃着两颗大红烛。奎文阁又名奎星阁,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阁楼结构紧密、造型古朴美观,雕刻精细,保留了清代建筑雕楼艺术的特色。主阁左侧为书院,房四间。进到书院,思绪一下穿越了时空,仿佛还能听到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令人无限遐想。奎文阁,现已被列入省级保护文物,是贵州省迄今保存最完好的私塾学堂。

    翁奇村,是影山文化的发源地。影山文化对贵州的文化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创始人为翰林学士莫与俦,他是清代贵州第一位教育家。一生严谨治学,孝义为先,秉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风范。他纯净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很多人才并有力推动了贵州的教育和文学发展。其子莫友芝,是影山文化的传承人并将其发扬光大。影山文化的精髓:要求学者立德明志、教育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如今,影山文化已成为净心谷景区重要组成部分。

    在游览影山草堂时,得知莫友芝与父一段故事。友芝从小聪慧,三岁识字,六岁便能熟读诗书,兼习韵语和对联。七岁时的一天,莫友芝在草堂读书,看见周围山环竹绕,微风吹过,山影约现,蓦然想起晋代诗人谢玄晖的一句诗句:“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突然来了灵感,便跑回房求父把草堂命名为“影山草堂”,父亲沉思片刻觉得有道理,欣然亲笔题书,做成横匾悬挂于堂前以示勉励。从此以后,不论莫友芝客居何处,都以“影山草堂”命名自己的居所。咸丰四年影山草堂毁于战火。十年后,同治二年冬,莫友芝写下了《影山草堂本末》一文,他的好友根据文中描述,纷纷作文绘画相赠。后来他将这些书画作品合成一副长卷,这副长卷现珍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当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曾向朝廷举荐莫友芝为江苏知县,但他决意不仕,不攀附权贵,只以学问扬名。曾国藩在《送莫友芝》诗里赞扬他的才华,“黔南莫夫子,志事九匹双……”。当我走进影山草堂时,驻足在这位大儒画前,只见他面容清瘦,两眼有神,仿佛还有生命。与先生默默对视,心底油然生起仰慕之情。先生绝然想不到,他的名望,还能在他生后助推家乡的乡村旅游。

    晚饭后,村支书杨绍国热情的邀我去家里喝茶。在氤氲的茶香中,一边品茶一边聊天,确实惬意。杨支书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看上去儒雅精明。在他的带领下,翁奇村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党建方面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如独山县“双七增辉”基层党建示范点、州级“五好”基层党组织。还获得了贵州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省级示范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贵州省卫生村”。

    在交谈中了解到,翁奇村2019年已全部脱贫。村里葡萄种植有200亩;猕猴桃种植有500亩,产业发展主要以茶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现有茶叶基地7000余亩,主要品种有都匀毛尖系列、福鼎大白、福云六号、安吉白茶、黄金芽等。年产值约2700万元,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茶叶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2020年人均纯收入13300元。全村水、电、路、讯等基层设施完备,已脱贫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吃穿不愁,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基础设施完备。90%以上的农户都有汽车,完全称得上“小康之村”。

    当我问到村里的远景目标时,杨支书思路很清晰,他告诉我:将依托影山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文化氛围营造,推进建设人文翁奇。使传统文化成为构建乡村文明的鲜亮底色。依托茶旅文化,构建新兴业态。将茶产业和旅游业充分融合起来,建设“茶天堂”民宿基地。推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将“醉美翁奇”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梦里故乡”,随处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喝着茶,聊着天,时间不觉就快到了11点。怕影响杨支书休息,我便起身告辞。路经怡心亭,只见路边停满了车。灯光映在水塘中,显得玲珑剔透。坝子上有不少吃烧烤的游客,烟火袅袅,香味弥漫,还有唱歌的人。走了一段路,还能听到唱走了调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昨夜的雨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陪着我哭泣……”。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脑海一直萦绕着扬支书介绍的一个人,他就是大儒莫友芝的同窗好友、当地乡贤四品官杨维藩。他有句名言“无益身心事莫为,有关家国书常读”。可见他身上烙印着杨家将忠勇孝义的基因。他平生事迹多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在道光二十年到咸丰九年期间,他变卖家产,招募乡勇,多次解除朝廷危难,曾三次带兵解独山城和三都城之围。他爱国爱民,赤胆忠心,协助朝廷击败了叛乱军。同治年间,皇帝赏他为顶戴花翎后补知府(现今地级市市长),但他不贪恋功名,以孝养父母为由拒绝了。除了保家卫国,杨维藩还多次减免田税,晚年捐资重修战火烧毁的奎文阁,修孔庙、立考棚,迎学使,兴国学,招七属文士就试于独山,成为一个行善无数、造福乡里、被后人一直颂扬的贤士。我在想:把他的故事好好挖掘,写成剧本,拍成电视片,视觉艺术的影响力,一定能助推翁奇村的乡村旅游……

    到了假日酒店,不知是茶水的作用还是我的胡思乱想,特别亢奋,毫无睡意。打开窗户,山谷的风,使人感到凉爽舒心。我拿出华为手机一看,当地气温23℃,重庆36℃。哇!翁奇村的夏夜,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此时,月亮已高悬在暗蓝的苍穹,整个景区浸染在银色的清辉里,显得朦胧恬美。在这静谧的夜色里,总让人幽思怀古,我想起了莫友芝的名句:“江河万里水云阔,草木一溪文字香”。临窗有一条小河,光听名称,就美得令人浮想联翩。据说原来这河两岸全是桃树,春风一吹,满河桃花漂淌,艳如少女脸上的胭脂,人们就称为“胭脂河”。夏夜的蝉鸣和潺潺的流水声,如一曲悠远的歌,让人感到有一种脱俗的平静。那摇曳着星光的胭脂河,真能把人带入“梦里故乡”。

    翁奇村的早晨,景色迷人。四面青山,晨雾缭绕,宛如仙境。我来到荷塘畔,见有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影。碧绿的荷叶与盛开的荷花,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水灵鲜艳,宛如一幅美丽的刺绣,令人赏心悦目。我不禁想起宋朝诗人苏泂的名句:“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胭脂河在荷塘边静静流淌,两岸杨柳依依。对岸的奎文阁和山脚下的布依村寨显得格外宁静。东方天际已泛起了一片云霞。这一切,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哦,这真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净心养身的好地方。

    作者简介:

    丁玉辉 ,河南人,生于重庆,当过知青,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来源:贵州作家·微刊
    编辑:余纯豪婕
    编审:苏兵 徐鹏
    终审:吴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