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青春中国的百年追梦人 ——写给马识途先生的一封信

0
回复
2305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1-8-31 11:08:4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今天推送的是一位青年教师致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的一封信。

    党龄83年,已106岁的中国当代作家马识途,1915年1月出生于忠县石宝乡的一个书香门第,16岁起游学于京沪宁,寻求救国之道,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地下党工作。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说:“马老是革命者,马老是文学家,在他的身上,一个革命者的坚定、刚毅与一个文学家的热情、活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让这个内容走入课堂,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在理解百岁老人创作的基础上,思考时代与人生的关系。她以一封长信记录了教学过程,表达她和青年学生对马老作品的解读观点,呈现出她和学生的写作成长与精神成长,致敬像马老一样的革命家、文学家,向马老汇报红色作品进校园的情况。

——编者

    尊敬的马识途先生:

    您好!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我想,假如我们能有面对面谈话的机会,您说话的时候,空气中应该会无声地奏响这首《五月的鲜花》。

    我是您忠实的读者,爱好文学,从教于眉山中学,有幸在繁花五月与您的作品相遇。

    相遇的契机是学生课后的提问。完成了“青年与时代的关系”主题作文审题练习的讲解任务,我正要离开教室。一位同学喊住我:“申老师,这种题对我们的人生有意义吗?作为试题,它很快会被我们忘记。您自己会从中受到启发吗?”我从她眼中看出质疑。能提出问题的同学,是真的在学习和思考。我表扬她学习认真、善于思考,为解答留下悬念。如果马上讲一番大道理,显然是说不服她的。

    于是,我梳理了当代文学的红色经典作品,思考怎样以鲜活的方式让青年学生理解革命、国家、民族和历史使命这样的严肃大词。我惊喜地发现,《红岩》作者罗广斌居然和您联系紧密。您有书中地下革命的亲身经历,您的亲人曾经像江姐一样为革命牺牲,您在时代的冲击中始终坚持信仰。更特别的是,您将传奇人生外化为七百余万字的《马识途文集》,一百零七岁的您还在筹备举行个人书法展,为建党百年献礼;还在写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笔耕不辍;“世界阅读日”还鼓励青年要多读书。我被您卓越的创造力和异乎寻常的生命热情感动。于是,工作之余,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于您的一切文字。

    您关心青年,曾经在各种场合,用各种方式鼓励青年进步:提携文学后辈;捐资助学成立“马识途文学奖”;在文章当中关照青年人的精神;在特殊时期保护青年人的人身安全……

    终于准备好回答同学的问题。课堂上,我模仿您小说“讲故事”的开场方式导入,概括地讲述了《夜谭十记》中《盗官记》的情节,并请同学们猜测这是哪部电影。大家猜得不亦乐乎。当我公布答案为《让子弹飞》时,教室里发出一片惊叹之声。之后同学们针对这部电影和您的小说自由发言,有的说是制作好演员好,有的说是“官匪角色互换”故事好情节妙,有的说语言幽默富有四川特色。十几岁的孩子,能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您作品的部分特色,我表扬他们,赞美他们,更由衷地感谢您。

    那些轻轻落下的文字背后都有超出想象的困难

    感谢您和您的作品,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到理想与信仰的力量。

    当年,姜文坚持在电影中探索人性的丰富与吊诡进而表现英雄和理想的孤独,与您想要在作品中展现蜀地人民生活状态进而探索革命方向的理念其实大有出入。但就是因为有相同的理想主义情怀,才能让小说和电影相得益彰。您和您的作品是相互的光,辉映着您和一代代青年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侧影。

    我向同学们讲述您在新中国成立前地下工作的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工作的繁重坎坷。一二·九运动、长征、抗日战争、内战、新中国成立、土改、“三反五反”、“文革”、改革开放……有同学惊呼,您居然都是亲历者、参与者。这些巨大的词语,塞满了您人生的坎坷、痛苦、孤单和探索。每个阶段,都闪耀着您追逐理想的身影。

    您从重庆一个小县城出发,怀揣工业救国的理想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该是多么意气风发,您加入共产党改名时该是多么欣喜,您失去妻女进西南联大潜伏又该是多么坚毅而勤奋。我们能从《风雨人生》中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共产党人的探索与成长;我们能从《夜谭十记》看到探索与成长的艰难——不是喊出革命口号就真的革命了,而是要和风俗、阶层和地方制度、袍哥势力、官商勾结等实际阻力作斗争。十八卷《马识途文集》,您总是谦逊而清醒,说自己是一个职业革命者,是一个业余作家。

    您用文字带我们回特定的历史情境,那些轻轻落下的文字背后都有超出想象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坚持对中国和革命现状做长期的思考,您和您的战友坚信,任何困难也不能够取消革命的希望、进步和胜利。于是,就有了《清江壮歌》的荡气回肠,就有了《夜谭十记》的辛辣幽默,就有了《巴蜀女杰》的忠诚不屈,就有了《京华夜谭》《雷神传奇》《没有硝烟的战线》。您描述革命故事,缅怀革命英雄,反思革命历程,写出了一群和您一样有救国救民理想的青年人,写出了青年人如何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性、政治性和历史性。

    用文学参与新的时代

    感谢您和您的作品,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到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国家繁荣、民族崛起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无畏牺牲和巨大贡献。

    在作品中,您反复描述那段岁月,不仅因为那是您寻找到革命道路,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青年时期,还因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之后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在旧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让热血青年们有了新的依靠。在新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历险、探索、发展,才有了如今生机勃勃的华夏宏图。您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让后来人真切地感受到,一代代英雄儿女如何为中华大地抛洒热血,党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带领着人民冲出黑暗的时代,获得解放,奔向幸福。

    我们读到,您一边从事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一边在讽刺小说里表现自己对党的政策、实践的持续关注。这个时期的您,怀着巨大的热情,用文学参与新的时代,运用讽刺小说、报告纪实和杂文等丰富的文学样式,表达对党对国家的关心。

    在多篇采访、新闻和论文里,很多人写到您把书房命名为“未悔斋”,很多人都为您“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感动。我猜测,您的《百岁拾忆》和《未悔斋诗钞》在感动万千读者之前肯定先深深地感动了自己,因为那是您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您检视了自己的奋斗和坚持,如何像音符一样落在生命的乐章里,汇聚成文字的声音河流。如果没有沙汀老人当时积极鼓励您走进文坛,我们读者和时代该是多么遗憾。您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依然是当今社会发展中青年人需要汲取的重要力量。

    理想可以超越年龄,有理想的人永远青春

    感谢您和您的作品,让我和我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引导我打通职业与爱好的界限。

    其实,教学相长,学生的质疑反推着我和他们一起,重温了建党百年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求解放、求发展、求崛起的历史进程。我们师生有幸,能遇到您这样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和充满良知的文学家。这一个党,像您的抒写一样,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国家强大,使人民富裕;这一个党,和您一样,有理想却从不空想,脚踏实地,以行动来践行誓言。乡村振兴、扶贫攻坚、航空科技……每一项事业都凝聚着党的心血。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眉山丹棱的幸福古村,那里是20世纪80年代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拍摄地。那里的青年曾因苦寒而与幸福擦肩而过,如今在党的政策方针实践中,已经真正成为绿水青山的幸福古村。只要到幸福古村这样的中国新农村走一遭,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您和您的战友当年为中国革命所做的一切是多么值得,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2021年5月底,纪录片《九零后》播出后,我向同学们讲述您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鼓励他们树立理想,珍惜校园时光。我告诉他们,理想可以超越年龄,有理想的人永远青春。我用您《夜谭续集》的写作历程,启发他们像您一样珍惜时光,勤奋踏实,不懈追求。我总是想起您写完《夜谭续集》时104岁,居然还有心突破“红颜祸水、传宗接代、士可杀不可辱”等民俗偏见。您对生命的珍视,对观念的更新,鼓舞着我们不断进取。我和我的学生,也因为这些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共同的精神谱系,紧紧相连在一起。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您对职业的重视,也启发了我。

    人的一生,其实很难穿梭于不同的职业和角色,您的这份职业却有这样难得而又危险的机会。我设想过,为了在各种角色自如转换并且使人信服,您一定下过功夫观察将要进入的每种职业。角色转换带给您洞察,让您书中的各色人物很快就能恰如其分地处在最理想的位置上,真实而妥帖。角色转换让您能很好地安顿了革命事业和文学爱好,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从“文学为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思考。您不仅用您的职业经历填充了文学创作的内容,还主动地找到文学和职业的一致性——都需要洞察、坚持、理想和角色转变,使职业经历和文学创作互相滋养。是您让我发现,人生的很多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

    如果当今的文学青年们能悟出这一点,那么他们的创作与生活将不再那么分裂,他们生活中的焦虑也许会少一些。他们也许会从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多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公正地对待历史,平和地进入繁芜的历史现象,冷静客观地还原历史丰富的真相。并可能像您一样,创作出立足当下而不失真的红色作品。

    如果青年人都能像您一样好好珍惜职业视角,就能爱惜生命,就能获得更多观察、思考生活和人生的入口。所以,人和时代,和世界,和他人,是应该平等而充分互动的。所以,不难理解,您会热衷于运用群众视角和评述散打式的写作方式,让作品中存在明显“讲与听互动”的双方,让书中人和读书人都能够平等地抒情言志。所以,民间文学和传统结构才能任您游刃有余地写中国气派的中国故事。

    而我们教师,不也就是这样的和学生互动的吗?而我们写作,不也就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吗?您让我思考职业和文学追求的关系,并开始有意识地从生活现场提取素材,历练成创作的灵感。

    多年来,您的文字滋养了我们的精神,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出我们的理想主义、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如果能多读读马老您这样的红色经典作品,我们会在青春中国汲取到更多成长的力量,有望快速成长为时代的接班人。

    我很开心成为您读者中的一员,并和我的学生分享。我很荣幸,能读到您的作品,和您这位青春中国的百年追梦人一起见证祖国的强大。祝福马老身体康健,吉祥如意!期待您《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早日出版以飨读者。

    此致

    敬礼!

您的青年读者:申红梅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