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欧阳黔森:地质队员都干过,还怕当编剧?

0
回复
4064
查看
[复制链接]

57

主题

61

帖子

3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
来源: 2020-3-1 18:35: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崔晓飞  


欧阳黔森给人的印象,总是很有力:思维活跃,语速快,掷地有声的谈吐很有力;下基层调研寻访,挖掘创作素材,跋涉在山野阡陌间的步伐很有力;其文学作品的史诗气魄和宏大叙事,彰显的精神、格局,还有那些力透纸背的对人性、对社会、对历史的解读很有力……

握笔的右手中指隆起一个大包块,这个大包块甚至使他的中指变了形,这是笔磨蹭的老茧。食指和中指已经沾上了烟熏的黄渍,总也洗不掉。在接受采访的短短两个小时里,他跟前原本空空如也的烟灰缸里,烟蒂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文字工作,需要不断地刺激大脑、激发灵感,赶剧本的时候,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更是家常便饭,抽烟便是我用来不断提神的方式。”欧阳黔森说着,而当听者爆发了一句“真辛苦”的感叹,他却很坚定地回了一句:有什么辛苦的,地质队员都干过,还怕当编剧?

沉下去

应该说,能在办公室舒舒服服地采访到欧阳黔森,是十分不易的。这位“坐不住”的作家,这些年有80%的时间都在农村呆着,深扎在一线。他说,作家理应走得比坐得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本着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去做事,才是一个艺术家的操守。因为,艺术家是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的灵魂要有温度,你自己没有温度怎么去温暖别人呢? ”

826日晚,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首部展映剧目,由欧阳黔森任总制片人、编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一直在基层寻访、取材、创作,和赴拍摄现场探班的他,刚刚停下四处奔走的步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工作节奏可以缓下来了。电话铃声每天响个不停,道贺的、询问版权的、讨论剧情的、追着投资的、采访的……他很难得空在沙发上坐上一会,总是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看得出,这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急性子。

《伟大的转折》这部鸿篇巨制,从去年12月开机到正式播出,仅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如此高效、高速,在旁人看来,是创造了奇迹,在欧阳黔森眼里,却算不得什么。

“又掉了10斤肉。”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脸上挂着一抹自嘲的微笑。

无独有偶。2007年,欧阳黔森创作的红二、六军团的长征故事《雄关漫道》编剧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后,好评如潮,这让他在编剧行业里声名鹊起。鲜花与掌声背后,是数不尽的泪水与汗水。2005年,为了创作小说《雄关漫道》,欧阳黔森跋山涉水重走长征路。次年,他又与《雄关漫道》剧组一起进驻石阡县。他配合导演一边拍,一边改。在黔东山区的一个小招待所里,他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这部剧从开机到播出,仅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陆续将“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收入囊中。

而那年,他瘦了整整20斤。

他开了个玩笑:我一回贵阳,老婆见面就说,出差来了。

每当被问及文艺创作的灵感之源,欧阳黔森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扎根于人民”: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如果不经常走近基层群众,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那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不为人知的是,这位从雄奇而又神秘的梵净山中的地质队走出来的著名作家,一直坚持“沉下去,才能有所收获”的创作理念,与他人生中最难忘的八年地质生涯,有着很深的渊源。

“每天拿着地质锤和放大镜,背着几十斤样品奔走100多里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奔走间隙一抹胡子,手心里留下的就是一把盐。”欧阳黔森坦言,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所从事的野外找矿工作,不仅辛苦,还十分危险,他把地质队员称作“尖兵中的尖兵”。

“去的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饿了啃压缩饼干噎到呕吐,渴了吸吮芭蕉树叶上的雨水,为了躲避猛禽袭击晚上像猴子一样绑在树上睡。几次在采矿过程中遇到石块坍塌,还有一次光着脚在悬崖陡壁上攀岩,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说起这段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岁月,欧阳黔森的表情和语气,却像是在进行一次十分愉快的回忆。

这位著作等身的高产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编剧等不同领域里耕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带有浓郁“地质情结”的纪实性散文《穿越峡谷》《连山之殇》《武陵纪事》,组诗《地质之恋》等,他创作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地质生活,其余也或多或少带有地质视野,这使得他的作品具备传统的博物眼光和现代的科学智慧,闪烁着理性的审美之光。

正如他在《连山之殇》中所说:虽然我已不再是一名地质队员,可每次看到连绵不断的大山,心就不再平静。无论是在飞机上或者火车、汽车上,窗外的山无疑最吸引我的眼球。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想象我依然是一名地质队员,依然在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

相信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

真实最美

睿智笃定的眼神;熟稔的点烟、捻灭烟头的动作;吞云吐雾中,手势并用的讲述……一切的一切,那么自然,不带一丝矫揉造作。

“真实”这个特点,不仅显现于欧阳黔森的举手投足与为人处世间,也贯穿了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理念。

“长征故事的精彩无需戏说,真实地还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最大的亮点,红军的故事比我们编的精彩得多。”谈到《伟大的转折》,欧阳黔森如是说。

在欧阳黔森“力求真实”理念的指引下,剧组也是身体力行地在践行着这个标准。

为了高度还原历史,严严寒冬,剧组顶着风霜进入深山拍摄。在拍摄雪地行军戏时,摄制组在恶劣的天气下,肩扛、手提,硬是把重达几百斤的摄影器材、枪炮道具一件一件运送上山。

无论是摄影、美术还是实地取景,都始终围绕着还原真实这一标准。拍摄娄山关战役时,5070度坡面,剧组需要绕行几个钟头,把拍摄道具搬到山顶。一场戏足足拍了25天,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境终于完美地呈现在了萤幕上。即便是在拍摄中表现不突出的战壕,剧组都做了深入研究,把防御战、进攻战、地壕战还原到战争的真实效果。

  演员们身上的一颗纽扣、一双鞋、一个子弹袋,都要经过查证以后才能用。为了向历史致敬,剧组一下子用掉了两万五千余双草鞋。

剧组还邀请了武警官兵饰演红军战士,这才有了久经沙场的战士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只有把工匠精神运用到每一个细节的拍摄中,才能更加完美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

而这种几近苛刻的对于真实的追求,与他从事地质勘探工作时的职业追求,也是一脉相承的:

“有人说,你傻呀!既然找矿这么辛苦、这么危险,这山谷里到处都是泥巴,随便装一袋就行了。然而,肩上扛着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不允许我们偷懒。我们的采样是第一手资料,再往下就是槽探、钻探等手段,要是这个样品不真实,以后结果便都是假的,后果不堪设想。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作不得假。再说那时侯,淳朴的地质人也从未想过作假。再苦再难,都要坚持下去。”

在纪实散文《水的眼泪》中,作者谈起过他对于“美”的认知:

“这两名女队员很好看。在这里说的好看,就是自然美。虽然,由于几年的野外磨砺,使她们的脸有风雨的痕迹和些许沧桑的味道,可这并不影响她们的美丽。这美丽是端庄的、自然的、健康的、真实的。顺便说一句,有的女人就是化了妆、整了容,要我说她好看、美丽,绝对没门。我绝对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真实的人。原因何在,我曾经是一名地质队员。在磅礴的乌蒙山脉,秀俊的武陵山脉、神奇的横断山脉、巍峨的昆仑山脉都曾留下过我的脚印,拥有这样的情怀,当不足为怪。”

独辟蹊径

“一个地质作家的感受,与一个旅游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走的绝不是旅游者的道路,而是地质人走的路。地质人的路,其实就是没有路。人迹罕至是地质人的行走特征。”

在欧阳黔森看来,他要开辟的正是一条属于当代地质人的文学蹊径。

他笔下的诗歌、散文、小说,都展现出富有地质特色的瑰丽想象与宏大视野:一泻千里的两道目光/掠过沧桑沉浮的版图/严厉而慈祥/只有这博大精深而有神的目光/才有生命力的色彩/一道绿色、一道黄色/于是东方古老的江河民族/梦在其中、情在其中… …

他的早期作品《高原梦》,是一首近百行的抒情长诗,其气势和联想令人叹为观止。诗人把祖国比喻成东方的巨人,把青藏高原比喻成巨人的头颅,把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比喻为巨人的两个美丽而丰满的乳房,更奇妙的是,作家独具匠心地把长江和黄河比喻成巨人的两道目光。

又如中篇小说《穿山岁月》和《莽昆仑》,荟萃了地质人所见所闻的各种异人异俗、异物异产,故而叙事光怪陆离,洋溢着神秘诡异色彩。
最值得一提的是,同样集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于一身的《奢香夫人》,为了不落俗套,最大限度挖掘故事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构思、创作过程之艰难,令欧阳黔森记忆犹新。

“可供参考的资料太少,无论是正史、野史,都没有太详细的记载。过去别人创作的有关奢香夫人的几个剧本,都写成了武侠剧,有的写成纯粹民族题材。我们在定位的时候,则独辟蹊径地把她定位成女政治家。作为一个边陲地区的彝族首领,她引进农耕文化、汉学,促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学习。当时西部大开发,贵州没有官道,她开驿站,伟大思想家王阳明就在第一个驿站龙场悟道。奢香夫人对贵州建设具有巨大贡献,对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爱国统一都是有巨大意义的。在我看来,民族无大小,都是中华民族。正因如此,在写《奢香夫人》时,把她作为国家层面的女政治家来写,也是这部长篇小说和长篇电视剧的成功之处。”

红色题材的《雄关漫道》《二十四道拐》《伟大的转折》;讲述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奢香夫人》;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绝地逢生》,和即将搬上荧幕的《看万山红遍》……近年来,欧阳黔森创作的主旋律文学影视作品不断在全国崭露头角。谈到成功的原因,他认为源于自己“尊重传统又不乏创新意识,致力让主旋律影片好看”的执着追求。

“我不是要板着面孔讲道理,而是要通过人物故事,传达一种精神和价值观。”

此外,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喜欢钻研历史,尤其是对党史、军史的了然于胸,都成为欧阳黔森驾驭起主旋律题材得心应手的有力法宝。

灵魂的落脚点

但凡有所建树的作家,在自己的文学王国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这块净土,是作家灵魂的落脚点,是作家最熟悉,最留恋,也最心向往之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在虚无缥缈的云端,也不是某一个远方的陌生地,而是作家的故乡,在其童年留下过深刻印记的地方。

欧阳黔森,也是如此。

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以发现贵州瑰丽的山川田林、河谷溪流,神秘而古老,渗透着大自然原始之美和崇高之美。

“生于斯,长于斯,当然关注这方土地的历史与文化。”他说,正是曾经长期的野外地质生活,让他对贵州的秀美山水和风土人情有了特殊的感情:“这一方水土一直都是我创作的母体。

“每一个地域文化都是一粒宝石,该它闪光的时候,绝不会被淹没。”

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这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长诗《贵州精神》中,欧阳黔森期待着当代贵州人的文化自信:“贵州人没有虎牙/却应有虎气”,“贵州人的那一声断喝/似霹雳一声震天响/贵州人骄傲而自信地/唱响了多彩的贵州……”

文艺评论家孟繁华曾说:“欧阳黔森对贵州古老风情风物的描摹,继承的是一个伟大的传统……是他热爱贵州的家乡情结的文学呈现。”

为了能带出一支文坛“黔军”,他鼓励作家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为伟大的时代、为贵州这方土地鼓与呼。他创新管理模式,在贵州省作协建立了“作家下基层常态制度”和“重大题材重点项目扶持制度”。在他主导下,贵州先后设立了“青年文学奖”、少数民族“金贵奖”“乌江文学奖”“尹珍诗歌奖”等文学奖项,激励青年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热情。作协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改稿班和青年作家培训班,在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建立创作基地,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作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并建立问责制度和追踪制度,确保创作出反映贵州多彩文化、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右为作家、编剧欧阳黔森;左为记者崔晓飞

崔晓飞:女,笔名神编小妖,贵州贵阳人,80后。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劳动时报社文艺副刊部主任、高级记者。著有长篇小说《罂粟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