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新时代的文学与新的经典化 ——2022年文学理论评论综述

0
回复
1098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3-2-13 11:48:1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文学 理论评论
聚焦“新时代文学”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召开后,“新时代文学”成为文学界,尤其是文学理论评论界的关注重点和热门概念。过去一年中,关于这一概念本身及其所指涉的文学思潮现象的表述与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细化。
《求是》刊发铁凝的《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章围绕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攀登时代的文艺高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学、文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任务和重要作用。张宏森刊发于《人民日报》的《勇担光荣使命 谱写时代华章》,从理解表现新时代、坚守人民立场、塑造文学新形态、讲好中国故事、坚守艺术理想等不同方面,强调了新时代文学应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强大力量。
《人民日报》推出“新时代文学新气象”系列文章,吴义勤、施战军、白烨、李云雷、丛治辰等理论家纷纷撰文,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梳理成就、展望远景。何向阳的《推出新时代文学的压舱之作》、李朝全的《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刍议》等文章,则从历史经验、观念变革、潮流趋向等不同层面,分析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局面、内涵和路径方法。一同展开的还有与“新时代文学”概念紧密相关、以十年为大致范围尺度的阶段性文学总结:《文艺报》推出“我们这十年”栏目进行专题盘点,杜学文的《价值引领与体系构建——关于新时代以来文学理论与评论的扫描》、卓今的《新时代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时代之变”》、马征的《新时代文艺图景的精神透镜——新时代十年文艺批评管窥》等文章具有代表性。
刘琼、胡妍妍的《新时代文学:在时代图景里淬炼文学质地》综合梳理“新时代文学”的历史概念理路、尝试提炼其“质的规定性”,体现了相关主题文章的典型思路之一种。另外的一种思路,则是聚焦、深挖“新时代文学”概念之下的不同侧面:《文学评论》“文学译介与文明互鉴”专栏、《南方文坛》“新乡土叙事”专题等,皆着意于此且效果颇佳。
2022年评出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也有极富倾向性的显示:5部(篇)获奖作品(杨庆祥的《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何平的《批评的返场》、张莉的《小说风景》、张学昕的《中国当代小说八论》、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大都属于“在场”的文学理论评论,具有鲜明的当下指向、现场嗅觉和问题意识。《南方文坛》杂志专门设置“批评论坛·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小辑盘点述评各门类评奖情况,其中杨扬在谈及文学理论评论奖时也专门提到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批评和评论”、作家与评论家应“同步共建时代的文学场域”等话题。
文学理论评论的本体建设
“同步共建时代的文学场域”如要实现,其重要的前提,在于文学理论评论自身能够实现自我更新、与时俱进。2022年,文学理论评论的本体建设和自我确证,依然是重要而有价值的话题。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评论的观念梳理和道路回溯,必然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李敬泽在《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一文中写道:“从《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形成了深邃博大的理论体系,开辟了文艺实践和创造的广阔道路。”王一川的《现代中国文艺典型范式变迁80年——从认知式典型到认知溯洄式典型》则从更加具体的理论概念谱系入手,分析了“从80年前《讲话》经过43年前的《祝词》、再到8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过程中,现代中国文艺典型范式几经变迁又不断拓展的传统。相关文章以特定时间节点为契机,结合当下文学现场,回溯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脉络与实践道路。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文艺报》社联合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承办的“新时代·文学批评何为”学术论坛,则直接面对“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促进和改进文学批评”这一具有极强现实性的命题。
由陈晓明主编,孟繁华、贺绍俊等学者参与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于2022年出版,通过现实主义理论批评的主线,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之路。丁帆的《启蒙现代性双重悖论下的中国文学——四十年文学批评史论纲》一文,试图从“启蒙现代性”的内部角度,为具有“当代性”的文学批评史建构提供反思性的新思路。吴子林主编“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周明全主编“当代著名学者研究资料丛书”等成果,皆是从各自维度上参与建构学科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由点及面勾勒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评论的整体图景。中国作家网开设“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季度列锦”栏目、重庆大学召开“重构批评:首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学术论坛”等举措实践,也显示出文学界对理论评论话语持续建构并参与在场互动的关注与吁求。
吴俊的《文学的流变和批评的责任》、张清华的《为何要重提“文学性研究”》、程光炜的《简议批评的历史意识》、朱羽的《历史、形式与文化政治——当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构造》、王侃的《学院派、诗文评及批评文体》、贺仲明《文学批评应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和段崇轩、李蔚超、张定浩的《再问文学批评,怎么了?》等文章,及《文艺争鸣》“‘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争鸣专辑”等学术刊物动作,显示出对文学研究理念范式、文学评论话语资源乃至具体形态写法问题的热切关注。张柠的《小说灵珠》等文章,则是以打通理论与创作、融汇技术分析与观念运动的方式,实践性地展示了文学批评的新语体、新样态、新可能。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文学研究视野向跨界新前沿的拓展。刘颖、姜文涛、陆晓芳主编的《数字人文与语言文学研究》一书,聚焦信息化数据时代文学评论研究的另一种向度:计算的方法在人文科学领域逐渐深入,依托纸质媒介和文本细读的传统方式或被改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正面临潜在的范式转型。南帆的《虚拟、文学虚构与元宇宙》则试图将“元宇宙”这一近年来热度极高的概念及其所折射出的“历史内部愈来愈强大的技术逻辑”,同文学的传统、价值和思考对榫上接口。
“新的经典化”
2022年,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大陆版面世。在中文版序里王德威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的思考与书写范式深受西方影响,久而久之,一切被视为当然。然而,时间来到新世纪,我们必须放大历史视野,观察中国文学的变与不变。”这种“放大视野”,直观体现为该书的体例写法(时间范围/节点设置为1633年至幻想中的2066年,全书以诸多单篇文章构成,且包括议论、报道、抒情乃至虚构等不同形式),同时在内容和逻辑的层面上扩展到青年作家、类型文学、泛/类文学文本(如影视和音乐)、甚至具有文化色彩的社会事件。如果说文学史撰写意味着“经典化”的过程,那么该书的思路和做法,无疑呼应着当下中国文学现场某种富有代表性的探索热情,那就是进行“新的经典化”:一方面要把新的对象(新的作品、作家及其新“类型”)经典化;另一方面,文学史及文学评论作为“经典化”行为的施动者,其自身形态方式也应是“新”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特选新作研究”专栏的备受关注显然与此有关。该专栏选择并聚焦当下文坛重要新作,采取“学者论配作者谈”的方式,对精心选定的作家作品进行判断、研究,推进其经典化进程。作为经典化进程的潜在生长点,“青年”在2022年依然是理论评论界的热词。“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工作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等相继召开,从捕捉时代情绪的难度和必要性、青年作家的成长路径和创作视野、青年写作内在的困境与危机意识等不同角度,将青年写作的话题思考进一步推向深入。何言宏的《Z世代文学中的“Z城”》、李樯的《E世代写作:重建文学的信仰》等文,则是从身份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入手,关注青年写作内蕴的新质和“变量”。
青年作家与青年批评家的成长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小说评论》分两期推出体量巨大的“青年作家评论小辑”,围绕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和千禧年时间节点,组织12位1988年至1994年区间出生的青年评论家,评论同样年龄范围的青年小说家。何平等在小辑导言《备忘:自我同一性和未来千年文学起点》中提到,这是“一次推动青年小说家和批评家集体出场的行为”,并意图通过小辑对“自由写作”式评论风格的提倡(“要‘创造’而非‘生产’,要有‘见识’而不是干巴巴地只有‘知识’”),着力更新文学评论的风气、活力和魄力。《文学报》“新时代文学·同代人批评”栏目的推出,显示出相近似的努力。《扬子江文学评论》主办的“第六届扬子江青年批评家论坛”以“青年文学批评的症候、方法与可能性”为主题,体现了青年评论家群体自我反思和自我体认的姿态和深度。《在人大课堂读小说》(杨庆祥主编)和《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2719文学对话录》(金理编选)出版,它们脱胎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文学课堂”及复旦大学“望道”讨论小组面向当下现场的文学讨论活动,在实践层面展示和提供了“评论新力量”生长并出场的契机。
值得关注的,还有游弋在文学评论传统路径外延地带的新现象、新启示。青年评论家宗城在2022年出版了个人第一本书《至少还有文学》。这本评论集(或称之为文学随笔集)以作家作品论为主、具有相当专业性,却在专业圈层外的社会公众层面引起了颇多关注反响,上市半年时间里两次加印、发行过万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案例——同样有趣的是,宗城带有“非传统”色彩的评论者身份(自由写作者)以及开办文学播客这样面向公共的评论实践行为。可类比的还有杨宁的《看不见的文学——文学如何理论》。这本书根据B站上“杨宁老师的文学启示课”讲稿改编,作者本人是B站知名up主,其在B站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这些新的增长点、新的思路和方式,也正呼应并更新着我们一直以来关切和讨论的话题:文学理论评论该如何走出象牙塔和内循环,重新返回——并且是真正有效地返回——文学的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