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echat_logintip!

诗词不看逻辑看意境?其实大概率是你没读懂

0
回复
3619
查看
[复制链接]

4334

主题

43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448
来源: 2020-5-19 10:21: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做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积攒一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词汇,像“高古、飘逸、雄浑、冲淡、清奇、悲慨……”换汤不换药,不管什么诗总能挨上一两个,而据说这就叫做意境,不管读没读懂,感受到内味儿就对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为那些苦心孤诣认真要读懂诗的人正名,其实好的诗歌也是讲逻辑的,古代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无论它如何体现出创作者的神思妙悟、出神入化,如何“荡思八荒、神游万古”,总离不开“情””理”二字。

诗词必须“合情”,不仅须合乎人之常情,更要合乎具有感人至深艺术力量的至真之“情”。不过,诗词创作也并非与“理”无关,不仅要合乎“礼义”之理(如人伦之理),还得合乎自然事物之理,其中自然也还包括合于逻辑思维之理。

懂一点逻辑推理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某些诗的内容是很有用的。当然,如果仅从逻辑的一般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是无法真正领略到作品固有的意味和艺术感染力的。更全面、更深入地去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更具体、更真切地去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才是最终的目的。

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代词人李清照,填有《如梦令》词一首: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首短短六句的小令,既写了主人公自夜至晓的经历,又写了清晨主人公与侍女的对答,还写了主人公思维中暗含的逻辑推理。

787.jpg

其具体推理可大致表述如下:

如果海棠花受到风雨打击,那就必然是红花少了,绿叶显得多了;

昨夜海棠花受到了风雨打击,所以,海棠花必然是红花少了,绿叶显得多了。

经过一夜风雨,海棠“绿肥红瘦”与“海棠依旧”是互相矛盾的。既然前者为真,后者自然为假了。这也就难怪“卷帘人”的回答要受到主人的责备了。而在主人公意味深长的责备声中,饱含着多么浓的惜春之情!

二、"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宋代书法家石苍舒,长安人,与苏轼常年交往。熙宁元年 (1068),苏轼曾在石苍舒家过年。石家藏有褚遂良(唐初书法家)《圣教序》真迹,取名“醉墨”。石苍舒邀苏轼作诗,苏轼遂写有《石苍舒醉墨堂》诗一首,其开头四句是: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照普通人的常识看来,“识字”与“忧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联系苏轼因多次发表与当权者政见不合的言论而遭贬流放的经历,不难想到,这句诗所表示的命题乃是一连串推理的结论。

789.jpg

苏轼曾在《洗儿戏作》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些推理可大致表述如下:

其一:如果不识字,就不会知书识理。

如果不知书识理,就不会发表多少个人见解。

其二:如果不识字,就不会发表多少个人见解。

如果不发表多少个人见解,就不会祸从口出而引发事端和带来忧患。

其三:如果不识字,就不会祸从口出而引发事端和带来忧患。

某人祸从口出而引发事端和带来忧患,所以,某人识字。

前两个推理的结论表明:如果不识字,就不会引发忧患;后一推理的结论表明:如果引发了忧患,是因为识字。这样,通过再现这一诗句本身所包含的推理,我们就会清楚地理解,为什么说“人生识字忧患始”了。

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有《月下独酌》四首,其中一首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邀邈云汉。

“独酌”者加上月光照射下的身影最多也不过“对影”成“二人”,怎么会出现“对影”成“三人”呢?

791.jpg

原来,诗人在“花间””一壶酒”的背景下登场时,确实只有他一个人。“独酌无相亲”表明了场面的单调和孤寂。然而,诗人却由此突发奇想,天上的明月,地上月光下自己的身影,连同自己在内就化成了三人。

这样,在诗人的想象下,孤独、单调的场景也就换成了三人举杯共酌的热闹场景。笼罩着作者身心的孤独凄凉之感,也就可以暂时得到一丝慰藉。然而,月亮毕竟是月亮,是不懂得饮酒的;身影就是身影,也是难以真正共饮的。于是便有了后面的“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李白“对影成三人”的想象,却浸透着一种孤独感,从反面展示了其孤寂与惆怅。作为艺术想象,它是成立的,也是感人的。因此不能用一般常规(对影只能成“二人”)去衡量。

四、"床"前明月光?

李白有“妙绝古今”的小诗《静夜思》一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们往往容易把诗中的“床”理解为就是人们睡卧的床,而整首小诗也就成了叙述客中的诗人由于夜不成眠而于卧床前萌发的对故乡的思念。但如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用对“床”的这种理解来解读本诗并不妥当。

就前两句来看,从看到床前的月光,怀疑是地上下了霜。但是,无论怎样的卧室,无论怎样寒冷的气候,恐怕也难以使卧室的床前地上有霜。

793.jpg

就三四句而言,作客他乡的诗人“举头望明月”而自然地思念故乡,是符合本诗所描绘的特定情景的。但一般情况下,卧床总是放置于卧室的靠里部位,很少置于紧靠卧室门窗的部位,再加上房屋结构特别是屋檐的限制,置身于卧床前的人是很少有可能“举头”就望见明月的。

有人著文指出:把“床前明月光”的“床”理解为是睡觉的床,是一种误会。诗中的“床”应指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李白正是站在院子里,看到井旁的月光,才怀疑是地上下了霜。

同样,在李白另一首题为《长干行》的诗中,开头四句为: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794.jpg

丰子恺漫画:“郎骑竹马来”与“两小嫌无猜”

在这描写一对小儿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景的四句诗中,所谓“绕床弄青梅”的“床”显然不是卧床的“床”,而只能是指井栏的“床”,否则,就要让卧床置于“门前”,让小姑娘在那里折花玩耍。这显然不合情理。

五、一片冰心在"二胡"?

《光明日报》1998年3月19日第6版,曾刊登了一篇介绍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精湛演奏技艺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高尚艺德的通讯,读来令人感动。但其标题却为《闵惠芬:一片冰心在二胡》,让人颇为费解。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该题下有诗两首,其中第一首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96.jpg

很明显,前述标题乃是仿拟本诗最后一句而成的仿句。可是,这样的仿句却不能够成立。

“冰心”源出《宋书》卷九十二所载刘宋时代“为士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诗人在此用“冰心”二字,系表示自己与“廉洁””奉公”的陆徽同志。“玉壶”二字则源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乃高洁的象征。

“冰心”与“玉壶”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是不能随意拆开使用的。王昌龄概括为“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说自己如同置放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的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此表明自己冰清玉洁的品格和廉洁奉公的官德。

可见,在词或词组的搭配与组合上,仿句必须与原句尽可能相似或一致,其蕴含的使用方法乃是逻辑的类比法。否则,要么形成的是与原句无仿拟关系的句子,要么是形似仿句而实则是语词搭配不当的病句。前述“一片冰心在二胡”就是这样的病句。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